影视剧对于精神病的十大曲解 原来你是在用欢笑掩盖自己的焦虑、强迫和抑郁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游戏是友最爱的东西,但相信这里除了游戏爱好者,也会有很多电影爱好者吧,好莱坞电影相信一定是很多人的最爱。好莱坞“钟爱”精神疾病,因为这能塑造大量有趣、古怪的人物性格,使电影更具看点。可惜,好莱坞并不乐意准确刻画精神病患者,因为那样很难拍出有趣、卖座的电影。相反,好莱坞通常只按照一些不够严谨的刻板印象来刻画人物,导致大众对很多令人痛苦的精神疾病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我们为大家盘点了影视剧对于精神病的十大曲解,一起来看看吧! 10.强迫症和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区别 美剧《神探阿蒙》(Monk)的热播牢牢巩固了强迫症在大众文化中的地位。主角阿德里安·阿蒙(Adrian Monk)是一位出色的侦探,但他妻子不幸去世后,他的强迫症如火山喷发般一发不可收拾。结果他穷极一生都在追求极致完美。一颗小纽扣,甚至头发丝,只要是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场合,都逃不过他的注意,这种性格也能制造许多搞笑的包袱。他的行为确实有点不正常,于是“强迫症”行为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他们的某些做法实在惹人发笑,比如时刻保持房间整洁,或者他们讨厌盘子里的豌豆和胡萝卜混在一起。 但实际上,人们总是闹不清楚两种不同的病症。强迫型人格障碍(OPCD)患者的特点是有严重的洁癖,伴有肛门性格(注:此处指肛门滞留型人格,表现为过度洁癖、固执、有条理等)。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经常极度精神过敏,就像阿蒙这样。然而,仅仅因为你不想让盘子里的蔬果堆在一起也不意味着你就有强迫型人格障碍。如果这种想法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你才能被诊断为患有强迫型人格障碍。 另一方面,强迫症(OCD)的特征是强迫型思维模式,通常表现为脑子里反复又无征兆地出现不愉快想法。另一个症状是常做奇怪的举动或记号,有时候表现为压制自己认为无用的想法。有趣的是,患有强迫症的人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奇怪又不合理,但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患病。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