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四年磨一剑的《邪不压正》为什么这么“难看”?
北京人是很神奇的一类人,也许是住在皇城根底下,迎来送往过几个朝代, 他们特别热衷于讲解政治,毕竟连出租车司机都有这个觉悟。而姜文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大老爷们儿,他对于政治有一套自己的历史价值观。他的“民国三部曲”系列对于历史观的表现特别明显。在拍摄电影时,姜文有意的就夹杂私货,把自己的那些门门道道一股脑的加进去。最后导致电影里的人不像人,都像政治符号。 姜文有个明显的弱点,他可以将小人物的小故事去表达他的政治观,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依然被称为最好的华语青春片。但他一旦以精英视角去讲道理,比如《一步之遥》的马走日,比如《邪不压正》的蓝先生,那电影的叙事一定会崩。姜文一旦借助精英的人物躯壳,他就收不住自己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疯狂夹杂私货。 夹杂私货不能说不好,《让子弹飞》就玩的很溜,直接照顾了两拨人的感受,文艺青年看懂了隐喻直呼牛逼,普通青年看到了喜剧,也呼牛逼。但这一招也很容易玩儿砸,《一步之遥》明显翻车了,文艺青年还能苦苦支撑找到各种注脚解读,但普通青年就不想陪姜文玩儿了,一出电影院就大骂这什么玩意儿? 《邪不压正》刚好介于两者之间,表达欲有所收敛,最后的口碑比《一步之遥》好点。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