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击游戏里,你射的其实都是“山寨枪”
《现代战争2》由于没有获得Glock授权,枪身铭文上故意把厂商拼成了Gluke ![]() 《逃离塔科夫》之所以敢打出Colt的名称,是因为柯尔特公司三年前就已经宣布破产,且商标至今依然没有成功转让 和商标权享有永久性法律保护地位的,是枪械的注册名称。 像AK枪族这种因为特定历史和政治原因,生来就没有版权的武器,自然是随便抄都不会有事,只要不把伊孜玛生产的最新型号AK12抄进来就好。对于大量受到商标法保护的欧美知名枪械,游戏设计者们通常是为取一个“你懂的”名字——比如M416(HK416)、M21EBR(M14EBR)、SMG5(MP5)。 使用枪械军方的制式编号,也是规避名称侵权的一个妙招。在游戏中呈现SCAR、M82这类的武器,开发商根本就不需要给FN和巴雷特公司送钱,直接使用MK.17和M107这样的军用名称即可,还能凭添少许逼格。 ![]() 《彩虹六号:围攻》没有获得HK公司的授权,因此USP手枪的名称采用了德军装备代号——P12 至于保护期通常不会超过20年的外观专利权,游戏公司应对的方法就更多了。 从法理层面讲,大部分设计和创造都是对前人的设计的继承和改良——比如飞机的原理和基本构造都源于莱特兄弟的那架“飞行者一号”。因此,谁都不能宣称自己的设计具有不容模仿的独创性。在实践中,只要对产品的外观和功能上做出一些细节上的调整,都很难被判定为侵权。 在对现实中的枪械模型展开各种“魔改”的时候,游戏设计师也会遵循一定的方法论:最基础的方法,就是将一种武器与其衍生型,或者是同类型产品的特征进行混搭,使其在游戏中的化身不符合现实中任何一个型号的具体细节,从而让专利持有人无法为具体的侵权对象进行举证,自然就无从主张权利了。 下面,就是几例典型的移花接木大法: ![]() 《合金装备2》在开发过程中,M4突击步枪尚处于20年的专利保护期内。为了避免柯尔特公司前来搞事,游戏中的这把“同名武器”(M4为制式编号,不存在商品名侵犯)使用的是M16的20发弹匣,具备后续改进型M4A1的连发功能,且枪身各个部分的比例和原品有明显区别。 ![]() 伯奈利M4 Super 90战术霰弹枪的外观保护要到明年12月才到期,所以在《彩虹六号:围攻》中化名为M1014(依然采用名美军制式编号)的这把“连喷”也接受了较大幅度的手术:更换了机械瞄具,使用了4发弹管——尽管游戏中的储弹量依然为8发。 即便对于专利保护早已“过期”的武器,也不能随意在网上搜几张照片就开始大抄特抄。这是因为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任何武器都不可能靠一个承包商独立完成,高度讲究战术功能定制的特种作战装备更是如此。 ![]() 《彩虹六号:围攻》中的MEUSOC与原版的对比 正如《围攻》中出现的M45 MEUSOC大口径手枪,尽管其原型——M1911A1手枪早已是一个世纪前的产物,但MEUSOC身上各种现代化改进所使用的零部件,均是存在外观专利的。为了避免侵权,原品身上的特征——比如Bar-Sto公司的机械准星、Videcki出品的握把式保险、轻量化定制扳机,以及最为标志性圆形击锤统统都不能抄,于是制作组干脆将拆去导轨的M45A1的模型拿来用。为了把“掩耳盗铃”进行到底,还给它装上了老式“指挥官”手枪的硕大撞针,看起来非常不协调。 ![]() 如今射击游戏普遍加入了枪械改装系统,规避专利的范围也从枪械本身扩大到了琳琅满目的配件身上 整体而言,只要避免真实的商标和产品名称出现在游戏中,在模型上稍作修改,就能规避版权风险。对于超出外观专利保护期,或者根本不存在专利权的武器,游戏设计师在命名和外观上还有更大的“宽容度”。 ![]() 在《合金装备》系列中,像SAA左轮、马卡诺夫手枪、AKS-74U等没有版权或超出专利时效的武器,均被直呼其名,且有大量的细节展示 但并不是所有的动作射击游戏都是出于版权原因而使用“魔改”武器,像《生化危机》这种主打美式B级恐怖片气质的作品,在枪械的命名和设计上就体现出了很强的表达意图。《生化危机4》中的“红九”、“银鬼”、“杀手7”、“惩罚者”、“折翅蝴蝶”等等武器不仅念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威风凛凛,而且还衬托出主人公的气质。 ![]()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