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NBA为何如此挥金如土?
众所周知,NBA球员富得流油早已不是新闻,在这个夏天的疯狂涨薪之前,他们就是收入金字塔尖上的那一撮。而球员们的财富自然是得益于整个联盟的收入。那究竟是什么造就了NBA如此挥金如土的盛况? 高额的软性工资帽 NBA与欧洲的足球职业联赛不同,它是作为一个高度商业化的整体在运作,而且没有升降级制度。而NBA联盟为了保持内部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让不那么富有的球队也得到生存空间,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工资帽。 工资帽就是一支NBA球队能够花在球员工资上的总金额,它与整个联盟前一年的总收入挂钩。具体计算方式为:前一年总收入的48%再平均到全联盟30支球队。NBA的工资帽是软性工资帽,这意味着球队的薪金总额可以超过这个数额,但是需要缴纳昂贵的奢侈税。 ![]() 工资帽大涨让NBA球队花钱肆无忌惮 在2015-2016赛季,联盟规定的工资帽为7000万美元。而随着NBA与TNT和ESPN达成了新的9年240亿美元的天价转播协议,联盟每年将获得26.6亿美元的转播收入。这份合同是之前的2.86倍。因此,暴涨的转播收入使NBA球队的工资帽水涨船高。 在2016-2017赛季,工资帽将达到9400万美元,比前一季涨幅超过了30%。而再下一个赛季,工资帽将会达到1.07亿美元。这让之前由于工资帽而束手束脚的NBA老板们犹如脱缰的野马,挥舞着支票本为球员奉上肥约。 NBA并不是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中观众最多、最受欢迎的那一个,但却是其中最富有的。作为商业化最彻底也最成功的联盟,NBA的商业价值来源于以下因素: 国际化路线 NBA全球化的推广策略与其他三大体育联盟MLB、NFL和NHL扎根北美本土不同的是,NBA一直以来走的都是国际化路线。以中国为例,1989年,当时的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第一次将NBA带到中国,是完全免费提供内容和信号的。这为NBA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再后来,随着姚明进入联盟,NBA成为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之一,带来的利益仅次于北美市场。 ![]() 高度的市场化 在NBA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意就是生意。事实也是如此,NBA的所有的转会、签约和人员变动都是生意。也有一些人认为NBA只是一个场秀,是联盟操控了比赛,给球迷带来他们想看的内容。不管这些观点是真是假,NBA联盟总是在顺应着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规律而运作和发展。 ![]() 成功的造星运动 对联盟来说,比赛和球员是他们的核心价值所在。NBA的几代总裁都深知球星对于联盟的商业价值。从80年代的魔术师和伯德,之后的乔丹,再到科比和詹姆斯,联盟从来没有停止过它的造星计划。而事实证明培养球星也确实“物超所值”。以詹姆斯为例,他效力的克利夫兰骑士队地处小城市,球队老板在2005年买下时只花了3.75亿美元,而如今骑士队的市值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据估算,詹姆斯每年能够为克利夫兰当地带来5亿美元的收入。 ![]() 延长的产品链 NBA的产品早已不拘泥于篮球比赛本身,它有着无限外延的产品链条。从转播、门票、影视作品、训练营、电子游戏到授权商店出售的运动服装、体育用品、纪念品、球星卡、出版物等等,NBA的商品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所有方面。联盟在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收入的同时,也极大的推广了自身品牌和价值。 ![]() 除了 迈克尔-康利外,NBA中不乏签下巨额合约的运动员。 利拉德(5年1.4亿美元)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