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老师自编电子版教材授课 疫情期间教学科研防疫“三不误”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5-19 热度:196
类淑来 楚天都市报记者 国倩 通讯员 周慧 程威 余芳 卜润慧 防疫科研攻关、优化线上教学、科普健康知识……疫情发生后,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80后”专职科研教师类淑来(左图)充分发挥优势,用自己的力量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为疫情防控贡献才智 类淑来[详细]
-
讲电气工程模型原理课也能谈到钟南山 这所高校网课处处结合抗疫实际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5-13 热度:150
张小菊讲授《微生物学》 楚天都市报记者 邹浩 通讯员 杜逢 张璐 从微生物学角度认识新冠病毒,由应向模型搭建引出战疫偶像大讨论,用传播学原理解释抗疫焦虑症,在翻译课中感受外交官的中国智慧……武昌首义学院有一群老师,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际中发现[详细]
-
女幼教用61个故事陪伴孩子们61天 一人分饰多个角色 一个故事要录几个小时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5-08 热度:100
楚天都市报记者 张裕 通讯员 丁雅纨 时而急切、时而害怕;上一秒还是声音嘶哑的大灰狼,下一秒又变成声音甜美的小白兔……61天来,武昌区中南路幼儿园教师张美巍一人分饰多个角色,用61个故事陪伴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昨日,张美巍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详细]
-
妈妈抄作业题用完20多支水性笔 滞留老家没有书本 怕孩子看多了屏幕伤眼睛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5-04 热度:189
妈妈手抄作业的身影 楚天都市报记者 肖杨 通讯员 王忆晴 杨洁琼 抄语数外课本、抄作业题、抄测试卷……因为疫情期间滞留老家洪湖,没有带书本,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张海栩的妈妈,在孩子上网课期间,每天都要抄、抄、抄,用掉了20多支水[详细]
-
在不断思索中前行,在细节落实中实干 ——记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李习勇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5-02 热度:54
李习勇是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五(3)班的一名语文教师,也是该区作家协会会员之一。作为一名在标点符号上都追求无错的文学爱好者,他在教育教学中也发扬着善于思索、注重细节和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精神,不忘初心、关爱学生、兢兢业业,在平凡[详细]
-
师者亦有父母心,老骥伏枥仍奋蹄 记郧阳区一中教师李天明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4-30 热度:154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都在“停课不停学”,进行线上授课,“宅家上课”也为老师们带来了新挑战、新思考。“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弄得我们措手不及。线上教学我们都是开天辟地第一次,班级管理更是难,虽然不是第一天当班主任,但却是第一次通过[详细]
-
躬耕杏坛写初心 铿锵玫瑰战“疫”情 ——麻城师范附属小学李亚玲副校长红安抗疫记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4-30 热度:157
“鼠岁无端邪疫狞,风狂雨骤险象生。铿锵玫瑰驱阴霾,烂漫春花映新晴。”这是红安县高桥镇严家畈村支部委员会写给该村的临时支部书记李亚玲的赞美诗。 李亚玲,麻城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红安县高桥镇严家畈村抗疫临时党支部书记。这位平凡的女子,在新冠肺[详细]
-
体贴入微的好园丁 ——记十堰市郧阳区献珍学校教师黄瑞平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4-29 热度:122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疫情基本结束,开学在即,为进一步做好线上与线下课程间的衔接,从今天起,你们每天要抽出点儿时间,有系统地复习前边知识和查看以往作业,构建好自己的知识网络,捋清掌握的、不熟悉的和不会的,并列出清单,以便在开学好让各科[详细]
-
无私奉献写忠诚 以身作则勇担当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4-29 热度:62
当疫情来临时,在安阳中学这个团队中,有这样一个人,他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苦,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坚守在疫情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普通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以责任和担当让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他就是安阳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邓伟同志 “ 疫情就[详细]
-
凝神聚力抗疫情 守校尽责护平安 ——记随县澴潭镇第二小学校长王春江抗疫事迹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4-15 热度:168
这世上,从来没有岁月静好,也没有盖世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他们便挺身而出,负重前行。疫情面前,他用担当和赤诚选择了责任与坚守,用初心和使命传递着平安与温暖,用默默无闻和实际行动缓缓托起澴潭二小的天空。 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在灾难突来的关口[详细]
-
跨越千里把爱撒进学生心坎 ——记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刘粉波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4-15 热度:153
她身在陕西省咸阳市,心却每天都在牵挂着鄂西北 81 位学子的方方面面;她家里有两个需要照顾的小孩,却 舍小家顾大家,心无旁骛地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远方的那群“孩子”身上;她上的是远程课,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尽最大可能让学生感觉就像平时在教室里[详细]
-
迎难而上战疫情 吐尽千丝育桃李 ——追记丹江口市红旗中学教师姚均华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4-12 热度:74
姚均华,男,1967年10月出生,1989年8月参加工作,丹江口市红旗中学高级教师,无党派人士。生前教红旗中学九年级数学,任九(6)班班主任。 疫情面前,他冲锋在前,不惧危险;工作方面,耕耘教坛30载,桃林满天下。苦了他一人,换得百姓疫情中的安全,赢得[详细]
-
勇做抗疫好少年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4-11 热度:109
黄鹏程是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五(3)班的一名优秀学生。自“停课不停学”实施以来,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与关心下,居家学习的黄鹏程勤奋积极、严于自律、乐观阳光,在抗疫、学习和其他能力发展等方面都成绩非凡,成了班里名副其实的“小标兵”[详细]
-
退休不褪色 甘为教育献余热 ——记丹江口市凉水河镇中学高级教师陈传生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3-31 热度:134
“校长放心,疫情当前,医护人员战新型冠状病毒,我是教师,更是党员,一定继续站在讲台,补回学生耽误的功课,为国家作贡献。”面对询问能不能在退休后继续留校工作的周军校长,陈传生老师坚定地说。 3月11日是陈传生老师正式退休的法定日期,作为丹江口[详细]
-
潜心线上育英才,只为春来花枝俏 记线上教学拓荒者江彩霞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3-29 热度:138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在全国疫情暴发,形势严峻。在全民众志成城防控疫情阻击战关键时刻,春季开学也悄然来临了。防控疫情和教学任务必须双战双赢,和其他学校一样,秦古小学也如期迎来了与往日不同的开学方式——线上教学。要组织全镇小学段的教学,进行[详细]
-
为“零”坚守,为“责”前行 记随县澴潭中心学校校长张先斌抗疫二三事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3-29 热度:115
“雪残霜寒春初露,冠魔热闹凑。阴云锁杨柳,万巷空城,阡陌人迹疏。宵小横行几时休?驱除达九幽。来日班师奏,举国素颜,佳话万古流。” 2020年2月15日,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一场大雪加重的防疫的难度,澴潭镇中心学校的校长张先斌在冒雪巡查全镇七所学校[详细]
-
魅力“主播”陈娟 停课不停教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3-21 热度:10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举国上下同心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为了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竹坪小学教师陈娟,在宅家的情况下,也开始了自己的“魅力主播”生涯。两周来,有困惑,有收获,有苦涩,有甜蜜,但更多的是信心,是坚守! 千[详细]
-
老师最后一课 学生齐唱《送别》 感动之余他打算追加一次课以弥补欢送会耽误的时间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3-13 热度:141
邓兵和部分师生合影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张屏 通讯员郑婷 实习生 杨万泽文)25日,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老师邓兵迎来38年教书生涯的最后一课,在这最后一堂课的最后,师生们送上了惊喜——一场欢送会和许多贴心礼物,令邓兵非常感动。 这门课是《有机化学》[详细]
-
郑雁铭:为民做实事的好干部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3-13 热度:151
岁末年首,恰是回望。最近,武汉科技大学青山退休信息群成了“夸夸群”。三十余名退休老师在群内,夸赞该校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郑雁铭,“郑处长是为民做实事的好干部” “郑处长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亲民为民”“郑雁铭是真正的优秀党员”…… 工作得到[详细]
-
武汉这位特教老师用舞蹈改变他们的人生 让聋哑学生站上世界舞台为国争光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3-10 热度:74
李桢(右)与艺术团学生受邀参加东方卫视《完美搭档》 “当舞蹈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李老师就是我的恩师[详细]
-
华科教授潜心18年只为保卫蓝天 研发技术既能净水还能除霾 破解电厂多污染物协同治理难题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3-06 热度:151
张军营喜欢和学生一起做科研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 李碗容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永胜 张军营,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燃烧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863项目两项,获省部级奖五项,申请发明专利三十余项。 张军营生长[详细]
-
让植物在课堂“活”起来 “荆楚好老师”栗茂腾——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3-06 热度:197
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张双双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冬季天气渐冷,梅也悄悄绽放。但蜡梅是梅花吗?12月16日,“行走的植物大全”——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栗茂腾教授在社交网络上推文,梅为蔷薇科杏属植物,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植[详细]
-
“布衣院士”的不变牵挂 ——记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2-29 热度:53
在华南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位离休老校长。他使命在肩,初心不忘,即使病卧在床,也不忘过组织生活;他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一生致力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奋斗终身、无怨无悔,把880多万元积蓄捐给教育事业…… 他,就是被称为“布衣院士”的“时代楷[详细]
-
做好“三种人”,担当践初心 记南漳县薛坪镇初级中学优秀教师杨尚斌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1-12 热度:90
37年扎根山区教育,27年班主任工作历练,从一名初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县优秀教师、市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省骨干教师。他就是南漳县薛坪镇初级中学教师杨尚斌。 做学生成长的贴心人 做老师,就要做班主任;做班主任,就要做学生成长的贴心人。[详细]
-
探索焊接领域新发现
所属栏目:[人物专访] 日期:2020-01-08 热度:143
12年企业工作经验、10年教学科研经历,20多年如一日,武汉科技大学王红鸿教授专心于焊接冶金理论研究、先进钢铁材料的焊接性研究和高性能焊缝金属的研发,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在焊接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红鸿,博士,武科大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