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罕见评论站队BAT:这是一个很不健康的事情
虽然说中国没有像国外的斯坦福、哈佛这样的私立学校,更多的还是公立学校,但是我们还是做了很多创新的尝试。腾讯和清华很早就成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近期也转向研究AI。包括这一次,我们共同举办了“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希望通过不断地尝试来促进科研和产业界结合与创新。 我了解到,这次我们学堂的48位同学是从超过一千家黑科技企业创办者里面选出来的,录取率4%,非常难。可以看到,中国目前其实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腾讯怎么看科技和商业的结合? 具体到腾讯来说,我们怎么看科技和商业的结合呢?我想分享几个看法。 “科技是我们所有产业界都必须要去关注的” 第一,就像刚才程教授提到的,当今的社会在这一两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企业,前五家在短短的一年内成为了以科技,包括以互联网、信息科技为主的企业。过去前十大企业基本上都是能源和金融巨头,在这一两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腾讯和阿里巴巴也有幸成为了十大公司之一。十大公司之中有七家是互联网和科技企业,这可能给大家带来一个触动。 大家知道,高盛最近说它也是一个科技企业,说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是科研研发人员,也说研发人员超过了Facebook的研发人员,我们还没核实这个数字。但这给我的感受就是,各行各业都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我们现在越来越感受到,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科技越来越融入到各行各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大浪潮里面,科技是我们所有产业界都必须要去关注的。 “未来,用云量会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第二,腾讯可以做什么呢?腾讯过去的业务主要是社交、通讯、数字内容还有一些金融服务,其他的主要是投资以及与其他生态公司合作。对我来说,我感受有几个基础性的因素是,我们愿意大力投入的:第一是AI,第二是云计算,第三是大数据。我们会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和各行各业、学界和研究界进行合作。 我曾经说过,未来所有企业基本的形态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这是一个大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对于腾讯来说,我们更加关注我们在AI方面能做什么。去年阿尔法狗打赢了围棋的人类世界冠军,大家都在关注AI了。我们也快速投身于AI,在工程上实现了围棋算法可以打赢世界冠军以外,我们最近还在医疗方面也推出了一个产品叫腾讯觅影,就是用人工智能处理医学影像,比如对食道癌进行早期筛查,还有肺的切片、乳腺癌,还有很多需要医学影像分析的领域,和医院专家进行合作。通过深度算法,相信AI未来在医疗领域还是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人工智能还可以运用到金融等领域,还有我们所理解的机器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商业中的方方面面,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潮流。 另外一个是云计算,“云化”谈了很多年,但是现在越来越清晰了。很多企业原来是很保守的,希望把数据放在自己的内网上,不想公开,不想放到外网去。但是我觉得这个狭隘的思想已经过时了。这跟过去发明了电一样,不可能每一家不用公共的电网,而是在自己的家里搞一个发电厂,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过去把用电量作为衡量一个工业社会发展的指标,未来,用云量也会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大数据就更不用说了,一切有云,有AI的地方都必须涉及大数据,这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方向。 “所有未来的科技都会和云、AI和大数据是分不开的。” 在此基础上,腾讯是希望大量地和各个产业界进行合作,也包括在这些研发处于前沿的这些高效科研机构,能够展开充分的合作。我们在美国有一个特殊的团队,一个老外David Wallerstein担任高级副总裁,他的抬头是CXO,Chief eXploration Officer,首席探索官,很少有企业有这样的职位。他现在看的很多的产品和投资方向都不是腾讯目前在做的事情,包括太空探索,卫星公司我们也投资了。比如我们投的阿根廷卫星公司,可以用小卫星拍摄近地面的实时或者是准实时的影像照片。另外生物医药的投资我们也很积极。 当然包括我们也投资了特斯拉5%的股权,我们觉得特斯拉里面的很多黑科技都会源源不断的诞生,它是未来方向的一个代表。所有未来的科技都会和云、AI和大数据是分不开的。当它们结合的时候,我们就有用武之地了,我们就可以帮上忙了。场景和市场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有市场,不管是技术还是人才,包括新的科技,都会跟着你走,这个是我们探讨的未来。 科研怎样跟教育结合起来? 最后我想讲在这种环境下,产学研需要有一些创新的生态。一年前我参加了香港的Hong Kong X,这是红杉资本沈南鹏和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他们发起的组织。我们感觉到产学研结合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希望依托香港的国际化和高校资源,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有智能制造、人才和生产基地的大环境,做一些事情。 他们的团队跟我介绍说,国外在产学研方面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说在波士顿附近有一个奥林工程学院,这个学院很特别的,学生一进来就打破传统院系专业,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与企业合作,让学生通过做项目的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得到结合。再比如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也有很多跟企业合作的项目。另外,MIT最近也有一个叫“引擎”的计划,通过一些学校的基金,鼓励学生把想法变成一个现实,把一些样品变成商品,这是个新的趋势。 李泽湘教授和港科大的校长希望说服我支持他们一些新的计划。比如说能不能在香港按照刚才提到的一些新模式成立一个新型的教育机构,我们姑且叫做湾区科技大学,或者说科技中学,从头培养创新人才,为整个粤港澳湾区做服务。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点子,我们还在探索,也不知道香港政府在土地上和其他政策上有没有支持。 对腾讯来说,我们最近暑假做的一个事情,就是发起了腾讯粤港澳青年营。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