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顺游网_765游戏网 (https://www.765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机游戏 > 手游新闻 > 正文

在游戏中,粗野主义建筑和它的信徒们相遇

发布时间:2022-11-22 12:55:32 所属栏目:手游新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这是纪录片《地堡、粗野主义和血腥:混凝土之诗》(Bunkers Brutalism and Bloodymindedness: Concrete Poetry)下的一则评论。该片由乔纳森米德斯(Jonathan Turner Meades)执导,主题是粗野主义建筑,这些混凝土巨兽被诟病了半个多世纪,却对其追随者有着
  这是纪录片《地堡、粗野主义和血腥:混凝土之诗》(Bunkers Brutalism and Bloodymindedness: Concrete Poetry)下的一则评论。该片由乔纳森·米德斯(Jonathan Turner Meades)执导,主题是粗野主义建筑,这些混凝土巨兽被诟病了半个多世纪,却对其追随者有着神秘而巨大的吸引力。
 
  粗野主义建筑风格起源于现代主义运动,其设计初衷非常现代且进步——实用为主,拒绝装饰,以结构和材料的诚实裸露为特征。但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也被牢牢贴上“权力”“冷酷”和“非人尺度”的负面标签。这意味着它们同时拥有震撼人心的规模、能够唤起情感的形象、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政府权力也密切关联。复杂多样的特点交织在同一建筑风格中,毫无疑问,这是游戏叙事的完美舞台。
  
  《Control》中太古屋的设计灵感源于粗野主义经典之作 AT&T 长线大楼/图片:alihai.artstation
  你可能听说过《控制》(Control)中的粗野主义风格建筑是如何服务于游戏情节的:粗野主义建筑往往冰冷、巨大,是权力建筑的首选,所以充满超自然事件的游戏舞台太古屋,选择了粗野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美国 AT&T 长线大楼为设计原型。作为神秘力量和绝对权力的化身,游戏设计者试图以此唤起玩家的恐惧,强化未知氛围。凭借粗野主义的非人化、疏离的特性,《Control》烘托出一个神秘未知的世界,玩家只是渺小的闯入者。在这里,建筑是机器,人是被建筑或建筑背后力量摆布的俘虏。
  
  巨大裸露的混凝土结构在《Control》中随处可见/图片:alihai.artstation
  事实上,很多玩家体验过《Control》后,第一次意识到粗野主义建筑对构建游戏氛围的帮助,但这并不是粗野主义建筑在游戏中第一次露面,也不是它唯一的展现方式。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者关注到粗野主义建筑复杂迷人的特性,开始把它们引入虚构世界,塑造出多样的舞台。
 
  现实中的粗野主义建筑
  粗野主义在 1950 年代到 70 年代蓬勃发展,特点是裸露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棱角分明的几何特征、重复出现的模块化元素和对实用主义的绝对崇敬。这让它被广泛应用于机构建筑及社会住宅,用以彰显权力或低成本满足快速增长的住房需求。
  
  座落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 La Casa del Portuale,带有未来感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 / 图片: nss magazine
  从视觉感受而言,冷酷的材料、巨大的体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冰冷、绝望和渺小。因此,粗野主义在 1980 年后逐渐“失宠”。与此同时,随着使用年限增长,低成本住房维护问题凸显,相关暴力和犯罪频繁发生。这也导致粗野主义建筑的形象一落千丈:“在公众心中,它变成了被遗忘的下层阶级建筑:狂风肆虐的广场、摇摇欲坠的混凝土、丑陋又毫无灵魂的反乌托邦造物......粗野主义已经成为令人讨厌的东西,成为现代建筑一切错误的象征。”
 
 
  贝尔格莱德 Genex Tower,曾经是南斯拉夫经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们对粗野主义建筑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憎恶这些建筑的人认为它们生硬、冷酷,使粗野主义建筑经常出现在“世界上最丑陋的建筑名单”中;但喜爱它们的人则认为粗野主义建筑诚实、强大、经济、平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具有公民精神 / 图片:exutopia
  不过时尚是一个轮回,最近十年,粗野主义建筑开始在互联网上复兴。目前 Instgram 中 #brutalism(粗野主义)标签下有超过 123 万个帖子,相关社交媒体账号的粉丝也在迅速增长。很多年轻一代认为这些建筑有种迷幻的未来感,冷酷和强大的个性令人着迷。
  
  带有#brutalism(粗野主义)标签的帖子 / 图片:Instgram
  粗野主义建筑究竟是杰作还是畸形,相关争论一直在持续。但在游戏里,玩家不需对任何建筑进行价值界定,只需步入建筑空间,进而沉浸于游戏世界:聆听一段故事,投身一场冒险,感受一个时刻。单就这一点来说,粗野主义建筑的成功轻而易举——人和建筑强烈的大小对比会带来震撼人心的观感,对玩家情绪的影响立竿见影。加之游戏创作赋予了超越现实的高自由度,这些粗野主义建筑在营造视觉冲击与情感体验方面焕发了更大的潜能。
  
  3D 解谜探索游戏《Kairo》向玩家展示了一系列从虚空中升起的巨大石头建筑 / 图片:Steam
  粗野主义建筑如何在游戏中重生?
  现实和游戏并不相通。现实中,粗野主义承受了社会变革,其形象被掺入一些固有的负面属性:绝对权力的具象化、对人性的藐视、危险的混沌和空洞的虚无。粗野主义风格的政府建筑每每和权力捆绑,民用建筑则时常和暴力产生联系。然而,在游戏中,这些被诟病、被拆除的建筑有了新的价值,故事在它们的帮助下得以发展,磅礴的情感也从这些巨大而冷酷的覆盖物中溢出,无声而紧密地包裹玩家。
  
  作为感受塑造的助力
  
  《35mm》中的城镇景观 / 图片:Steam
  由 Sergey Noskov 开发的第一人称解谜游戏《35mm》,讲述了流行病爆发后两个幸存者的流亡故事。游戏整体氛围拿捏到位,后末日的场景氛围处理得不错:玩家的视线跟随第一人称镜头,在雾气弥漫中,飘过荒凉的俄罗斯城镇,穿越广袤的旷野与森林。
 
  在本作中,粗野主义建筑并不是主角,也没有被强调,只是若干个荒凉场景之一。但游戏后期,玩家经过跋涉来到一处被遗弃的建筑群,很难不被眼前的景象撼动:在末世般灰色的天空下,满目尽是长久的空荡,但突然之间,一团巨大的粗野主义混凝土闯入眼帘,它本象征永存,如今却崩坏为毫无生气的空壳——玩家心中孤独、绝望的体验也随之达到一个小高潮。
 
  可以发现,庞大的结构并不总是让人感到安心,相反,可能会因对比带来强烈的孤独。类似感受能够大幅度增加环境带来的压迫,进而导向空洞、虚无和荒凉无助的叙事氛围。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