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6》地图上的海怪,究竟有什么来头?
这也就意味着,在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个世纪里,人们一般只能沿着前人用性命开辟出来的少量航线航行,当然大部分船队也只需要前往亚洲进行香料贸易,少量的航线就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至于此外的广阔世界,则在足足三个世纪后才探索完毕。 ![]() ![]() 马格努斯的《海图》以及从中提取的怪物们 对于他们而言,广袤的海域尽管已经掀开了面纱的一角,但其余部分依旧无比凶险,因此当时的制图人员依然充满敬畏地在地图代表未知海域的区域画上各色海怪以示危险,提醒水手们不要贸然接近——当然,也不尽是出于这么无私的原因,干干净净的地图其实也不少,在上面仔细画上这么多海怪和今天商家用心做海报是一样的,这些来自未知世界的生物可以有效激发观众的好奇心。或者还有一些更自私的目的,比如奥拉斯·马格努斯在1539年绘制的北欧海图上面遍布海怪,便是为了恐吓别国渔民,避免他们进入北欧海域争夺本地人的渔业资源 想象与抄袭 然而很容易想到的一点是:当时地图学家们自己肯定也没见过海怪,要一下子在地图上画这么多富有特色的海怪也还真是难为他们了,正如从没做过实验的学生被要求写论文一样,地图学家也想到了同一个点子:抄。 ![]() 《无人深空》里的外星生物在外形上没太多开创性 中世纪的欧洲便富有幻想动物的传统,今天的科学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足以让我们清晰地分清动植物的差别,但是想想林奈的植物分类系统也是18世纪的事,那时候中世纪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百年。也就是说,中世纪时期的人并不怎么能分得清动植物之间的界限,甚至乎生物与非生物、想象与现实于他们而言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是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他们都认为是有可能存在的,哪怕是半人半植物的生物他们看来也没什么不对,这让他们想象起动物来显得天马行空。相较而言,饱受科学浸淫的我们还处处要操心幻想动物的循环系统和运动能力,到最后想象出来的生物也自然富有地球生物的特征。 ![]() 1562年的地图上出现的海妖塞壬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15-16世纪的地图学家们就把前人幻想的动物们顺势搬到了地图上来,再为了符合审美进行二次加工,就成为了地图上海怪的主力部队。最常见的便是塞壬,这种怪物最早出现于荷马史诗之中,能够哼唱优美的曲调让过往水手沉入梦乡,最后成为海妖的盘中餐。最早的描述里塞壬的形象是人首鸟身,只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其形象逐渐改变为了人首鱼身,再经由童话家的洗白摇身成为了美人鱼。 ![]() 马格劳斯《海图》的一部分,图中怪物无疑是鲸的二次创作成果 ![]() 瑞士圣马丁大教堂壁画中出现的“海象” 海怪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对现实世界动物的二次创作,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来源于水手们出海见闻口口相传的夸张化,比如鲸从呼吸孔中喷出的水柱毫无疑问就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是这个印象不怎么正面。今天我们对大海的态度和善得多,海豚之类的动物会给我们可爱的感觉,然而中世纪教会教导人们的是海洋中的住客往往是身负罪行的恶魔,所以在水手的眼中鲸喷出水柱也许跟怪物喷出地狱的火焰没什么两样,也难怪它们在地图中的形象总是显得十分狰狞。 ![]() 《巫师2》中出现的克拉肯给杰洛特带来了不少麻烦 常在影视游戏作品中现身的北海巨怪克拉肯则是两种渠道都用上了,早在12世纪的传说中便可以寻觅到它的踪影,而它本身却又很有可能是脱胎于现实中的巨乌贼。相传克拉肯体型庞大得可以连人带船轻松拉入海底,甚至本身的一部分常被水手们当作岛屿。 ![]() 1584年在葡萄牙出版的《航海图鉴》,上面的海怪形象与《海图》中的十分相像 早期的地图学家从过去的小说、手抄本和绘画作品之中左抄抄右抄抄,拼凑出了早期的海怪形象,然而人的想象力总是有限的,到了后面,就演变为地图之间互相抄,因此各种地图中出现的海怪形象往往大同小异。 幻想的式微 在航行次数不足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在逻辑上反驳海怪的存在,一趟寻找海怪的航行,如果没有遇到海怪,则可以说是运气眷顾;若是船只遇上风暴沉没,反而会成为支持海怪存在的证据,这使得地图中的海怪兴盛了百余年。直至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以及冒险家们的英勇行动,海洋的面纱被逐步揭开,无数的航海经验表明了海怪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让不伦不类的幻想怪物们失去了生存空间。 ![]() 麦卡托在1569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其中海怪的形象已经少了许多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