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巨头大战 好游戏比好硬件更重要
【17173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VR平台大战,到底谁是最后赢家?市场上的VR产品看得人眼花缭乱,从几十元的手机盒子到几万元的融合现实眼镜都有。 VR产品虽多,但有些因为机能限制无法获得好的效果;有些价格高,购买人数少,很难形成充实的内容产业链,想要得到最好的使用体验基本只能在HTC Vive、Oculus和PSVR三家中作出选择。如果让你从中三选一,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VR产业的局势并不明朗,每个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实都可以看做是对行业的预测,购买就意味着这位消费者相信他喜欢的产品能在今后为他带来最佳的体验,毕竟没人想当冤大头。所以,现阶段你会在这三台设备中选择哪一台这一问题,完全可以转化为:在VR发展的早期,你更看好哪一台设备? 直接对比三家的硬件数据和价格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更便宜,更先进的产品在竞争中失败是常有的事。要对未来有一个预测,可以尝试参考历史。和现在的VR产业最为类似的,是九十年代的家用游戏机市场。任天堂在八十年到取得的成功让这个市场被许多大厂觊觎,当时可以说是主机市场爆发的前夜。 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任天堂的N64、世嘉的土星游戏机和索尼的初代PlayStation。从机能上来看,任天堂N64最强。从游戏阵容来看,任天堂有马里奥等足够多的自有老IP,游戏制作能力也无需多言。世嘉在业界耕耘多年,手下还有当时的王牌游戏《VR战士》和无数优秀的街机移植游戏。可以说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索尼都不占优势,但我们都知道,索尼笑到了最后并且一举改变了家用游戏机产业。 索尼与另外两家的最大不同在于,PlayStation使用了光盘作为游戏载体而另外两家都使用了卡带,这至少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好处,首先是游戏软件成本更低。在当时一张PlayStation游戏光盘的价格在50美元以下,而游戏卡带的价格则在70美元以上。第二是便于开发者制作游戏,开发光盘游戏的难度要小于卡带游戏。 这样的结果是,虽然游戏卡带价格贵,但游戏开发商们制作光盘游戏却能赚的更多,因为节省了设计制作半导体卡带的成本,每卖出一张光盘比卖出一张卡带能多赚700日元左右。有钱赚,厂商才有热情开发游戏。PS平台上的游戏数量不断增多,《生化危机》、《最终幻想》、《合金装备》、《寂静岭》四个名垂青史的作品先后出现。而土星和N64的游戏阵容相比之下就显得有些寒酸了。 从这样的历史中我们得出的结论当然不是PSVR赢定了,而是,能持续产出优秀娱乐内容的VR产品才最有可能脱颖而出。无论VR的前景有多么不可限量,在它诞生的初期娱乐还是VR最重要的作用,现在比较HTC Vive、Oculus和PSVR时,无论从硬件性能上还是采用的技术上,都太抽象,但如果一提起某个设备时就能让人联想到对应的游戏,就完全不一样了。 目前PSVR已经确定的早期游戏阵容包括《最终幻想15》、《生化危机7》、《皇牌空战》和《死或生:沙滩排球3》。Oculus包括《赛车计划》、《欧洲卡车模拟》、《罗宾森:旅途》等,并且还积极资助了超过二十家游戏公司为自己定制游戏。HTC Vive背靠steam这棵大树,首发游戏有50款左右,但他们坚持在VR产业的初期不推出独占游戏。 VR游戏可以看做现在PC和主机游戏的延伸,由于长期的合作关系,为PSVR定制游戏的应该仍然是索尼的老合作伙伴,其他两家的情况也是类似。所以如果目前你喜欢Xbox One的游戏阵容,未来你可能是个Oculus玩家(但微软已经在推进Xbox天蝎座计划了),如果现在你喜欢PS4,那PSVR更适合你,而最贵,性能最强的HTC暂时要拭目以待了。 【编辑:17173李狗蛋】(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