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妹新招式 入门小白级快速上手VR一本通!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本文由作者供17173VR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VR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相比于PC,主机等平台,并没有像他们那样普及,究其原因,主要有:眩晕恶心、游戏太难上手、内购、游戏通关难度大、迷路、价格昂贵等。那么对于VR有兴趣的刚上手玩家该如何选择VR硬件呢?(文:17173VR_VR狂魔) 首先先说说三星Gear VR,因为硬件条件有所限制,5000元左右的三星高端机想要实现每秒实时渲染游戏模型90副4K的画面都有一定的困难。就连Gear VR开发商也表示:“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只能被迫降低要求,从笔者自身体验三星gear vr游戏的感觉来说:游戏模型都很简单,光效一般,真实度差,玩起来完全没有PC虚拟游戏的沉浸感,即便达到每秒30帧,在5分钟以后就会让人感觉眩晕,不得不歇会再接着玩。而平时笔者玩pc虚拟游戏,玩个30分钟平时也没有眩晕的感觉。可见gear vr确实眩晕感方面还有待加强,但oculus,htc vive,PlayStation VR等PC虚拟现实游戏都要求VR游戏要达到每秒实时渲染游戏模型90副4K的画面,所以为避免初入VR的人用完移动VR后先入为主,认为目前VR不完美,以偏概全,初入者还是先从PC类VR开始入门较好。 再说说手部控制器,就硬件而言,HTC vive套装里有双手控制器,激光定位器,虽然PlayStation VR也有,但psvr的精度没有vive的高,在转身时就不太灵了,原因在于没有采用更加先进的2个激光定位器,而是采用较为落后的双摄像头来追踪PS Move手柄顶端彩色的发光小球,以确定手柄的空间位置,这种定位技术精度较差,范围也没有激光定位器的大。oculus cv1套装里手柄只有一个xbox的游戏手柄,还有一个用来定位的单摄像头,定位范围仅限桌面附近,就像他们自己说的,玩家要坐着玩,其定位范围较PSVR的小,但之后又对外宣称会增加摄像头的数量来扩大定位的范围,但更多的硬件必然使得总体价格的升高,安装调试维护的难度也会带来更多的麻烦,但oculus实际上在研究更高级的定位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推出吧。 说到pc类VR游戏也不是都不眩晕,有些游戏模型大,光影效果高,对硬件要求高出目前oculus公布的标准配置,仅有标准配置的玩家玩这类游戏也会眩晕。具体的说就是有些VR游戏要求硬件基本配置为GTX980,建议配置为GTX1080,而笔者这类VR迷很早就把电脑按oculus的配置买好了,从2014年配的GTX970显卡,到国外买的oculus dk2,今年更新的cv1,笔者配置的要求建议是: GTX980显卡建议配置GTX1080的游戏,会出现较卡状态,在模型复杂的场景中头盔中的图像和实际头部运动不一致,眩晕就开始了,对于VR初入的玩家就开始讨厌VR游戏了,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买游戏前,一定要先看清游戏的配置说明,如果显卡等硬件配置比自己的高,就别凑热闹了,也别难过,毕竟好的游戏开发者应该将游戏电脑配置在主流高端显卡GTX970或以下。 VR游戏本质上还是游戏,游戏一定要能快速上手而及时获得快感,笔者比较喜欢玩打僵尸类的,发现大部分打僵尸类的游戏,都需要不停的花人民币购买新武器,才能过关,而玩家希望子弹无限,快速连发的,不用换弹夹的超级武器,不要内购,不要总是在为升级武器而浪费时间和人民币,要知道就算是pc虚拟游戏玩时间长也会眩晕的,而且既然第一次购买游戏时就已经花钱了,你在游戏里再让人花钱去买能通关的装备,即影响游戏平衡,又是赤裸裸的变相套住玩家,从玩家手里长期的不停的赚钱,这点很需要改进。 其次是地图问题,容易出现玩家自己在地图里乱转,如何可以让玩家像坐车一样带着玩家运动到下一关,不仅可以让传统3D游戏中就开始晕地图的2D玩家在这里适应的更好之外,另一个是防止眩晕,对VR了解的玩家就明白,地图里跑快后突然停下来就开始眩晕,坐车就不一样,车子运动后不会马上停止,有减速过程,好的VR会注意这个细节的。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