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顺游网_765游戏网 (https://www.765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厂商新闻 > 正文

百度兵工厂

发布时间:2017-10-09 15:45:38 所属栏目:厂商新闻 来源:FT中文网
导读:虎嗅注:本文对百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公关策略具有比较强的参考意义。原文载于FT中文网,作者是FT中文网专栏作者、知名商业战略思想研究专家周掌柜。 百度似乎是一家被敌人包围的公司。近期的一个“敌人”是一个叫“酷玩实验室”的自媒体账号。这家草

以上总结的阿里和腾讯的蜕变,或许是这一刻内心充满愤怒和委屈的百度人最应该思考的大逻辑。百度从BAT的队伍中掉队,根本的原因并非公众对阿里和腾讯多么偏爱,反而是百度的战略上没有突破,进而在市场、品牌和传播上全面退化造成的系统性衰退。

曾经百度很像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的专注—— “老人放下钓索,把鱼叉举得尽可能地高,使出全身的力气,加上他刚才鼓起的力气,把它朝下直扎进鱼身的一边”,因为这样质朴的姿势,百度赢得过广泛赞誉。但今天来看,《老人与海》的捕鱼达人消失了,人们感受到只有卖鱼小贩精巧的商业逻辑。

永别了,武器

实际上,魏则西事件之后,百度最近半年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战略还是组织。“陆奇上任后,百度换了一批人,之前MOMENTS这样的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腾讯和阿里。”一位前BAT高管表示。(百度 MOMENTS一句话概括为:抓住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媒体时刻,在搜索引擎上把握好每个媒体触点。)

但是,百度的进步似乎并没有消除公众的负面看法。或许,这个时刻,励精图治的陆奇和努力亲民的李彦宏,反而应该站在公众立场上,认真反思一下百度战略层面的深层次问题——百度何以衰落?不是他们自己的答案,而是公众的答案,这是百度重新获得尊重的出发点。以下有诸多线索:

线索一:百度的名声源自技术创新的普世性应用。

很多人都能回忆起在百度崛起过程中,公众给予的赞许和期待。首先,李彦宏的技术背景和硅谷精神,曾经在百度发展80%的时间里赢得掌声。就算是多次被央视质疑之后,李彦宏在春晚亮相的“妥协”,在意见领袖的眼里都是报以同情和支持。百度在2000年以后的快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为互联网用户创造便利,解决痛点,构建信息港湾,数亿中国用户也因此对百度表现了高度宽容。这个信任基础虽然近年来遭受重创,仍有修复的可能。

在魏则西事件中,笔者曾经发表过一篇《骂百度是斗地主式的情感宣泄,同情心不能救中国》,该文章核心的观点有三个:

第一,百度公司不应该成为政府监管缺失的唯一担责者;

第二,媒体有过度丑化技术公司的嫌疑;

第三,正面建议李彦宏设立主动先发式的赔偿追责基金,加强自身监督并且对PR危机公关进行流程再造,从公众立场化解矛盾。后来李彦宏的内部公开信也有类似举措。

线索二:曾经被外界广泛认可的企业文化和技术精神渐渐被“领导文化”所替代,这可能是一个转折点。

百度内部诸多高管对此深感忧虑,概括起来,组织文化正在不自觉地在“识人”上产生三种倾向:

一种是与高管拥有长期合作关系,亲人式的人生伙伴,这种管理者理解领导的动机并愿意投其所好;

一种是拥有大公司职业背景能支撑百度超大型机构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一部分人安于职业文化,缺乏主见和批判意识并将公司当成跳板;

第三种就是“唯技术”精英的励精图治,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一切,将百度的战略困境简单化为缺少“技术领先”。

而另外两种有能力改变百度命运的人被大大忽略了:一种是拥有成功公司领导者基因的外来者;一种是百度中低层具有强烈建功立业冲动的年轻技术工程师。内生性文化加上成功管理的“拿来主义”都是百度迫切需要的。

线索三:文化变异带来组织的退化,让百度的商业嗅觉开始下降。

没有人愿意直面战略的潜在风险提前预判和改变惯性,自然免不了退化和荒芜。

借用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专家费正清的比喻:做企业就像做一个捕鼠器,西方的企业家,一辈子致力于做出全世界最好的捕鼠器,能抓到最多的老鼠;而中国企业家致力于得到获得捕鼠器的特权,希望整个房间里只有自己能抓老鼠。西方企业家如乔布斯,他需要不断地发明、更新,才可以维持捕鼠器的最佳性能,而中国企业家如胡雪岩,他一旦拿到获得捕鼠器的特权,根本不用担心其他抓老鼠的人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也就没有必要付出心力去改变捕鼠器的性能了。百度眼前的风险是——垄断性业务带来的服务用户竞争力退化。如图1: 百度几万工程师做了几百个功能研发,就像一个兵工厂摆满武器一样,似乎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教会用户如何使用它们去赢得胜利。

客观上,百度在Goolge离开中国之后,确实没有战略性的、实质性的进步,这不能不说和“垄断捕鼠器的特权”有关。商业最核心的魅力实际上来自竞争,竞争让公司拥有方向,优化组织战略,并且不断聚焦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产品实践。但竞争最本质的建设性来自于逼迫公司“讨好客户”。百度的世界里有无数“捕鼠器”,很在乎这些武器的性能,但是似乎很少有人真正关注用户的使用。

吐槽百度没有用户思维的段子不胜枚举:从对外传播而言,百度很少提及“用户”二字,特别是几亿用百度搜索系列产品的用户。用户很少感知到百度在为自己服务:他们已经有许多年没看到过搜索业务的改版,功能迭代乃至UI创新。也没有被告知百度如何通过进步提高搜索效率和准确性。

所以,公众从最初的“感谢”百度慢慢过渡到厌倦也有其感同身受的理由支撑。而同时,百度工程师势如破竹的创新氛围似乎也淹没在了“捕鼠器生产线”的平庸之中,也正是因为如此,百度的安全感,百度几万工程师的安全感只能建立在遇到危机的“抱团取暖”上面,这是其最高层应该深度反思的。

线索四:“老鼠在哪里?”“老鼠是什么?”“抓老鼠该如何做?”

如果百度战略不能很好的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就必须面对挑剔的用户和公众对百度强大“捕鼠特权”的质疑和拷问,性能优异的捕鼠器反而成为了公众的忌惮。笔者在2017年7月份专栏文章《谁是下一个BAT?》中,对百度的技术创新方向表达过很高期许: “从最新的百度战略来看,强化了百度在信息时代‘决策智能’的引领,应该说不仅不可小觑,甚至市值引爆的概率非常之大”。

AI智能战略固然重要,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可能是平衡百度单一技术文化的另外一个轮子,用户和技术的再平衡或许是百度战略的当务之急。而战略思想上,百度把“服务用户”的竞争片面理解为“武器竞赛”,这导致百度永远无法理解战争和将士的疾苦,也会像一个兵工厂持续生产出武器,但是永远失去道德认同一样。

“百度兵工厂”是否应该对战争承担道义责任,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但是可以确认的是:公众对于百度的期待不止于“武器”。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