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吃鸡” 游戏投资回暖?
作为一级市场的主角,从比例来说,目前游戏行业的投资仍然是以VC居多。不过,融资事件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2017年国内游戏行业融资事件只有2016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投融资事件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游戏行业本身的产能已经大幅下降(活跃的游戏CP数量从2013年的15000家降至2016年的3000家),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游戏投资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目前游戏行业的现状是:项目找融资难,VC想投资也难。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由游戏内容的供给侧和投资方两方面造成。 在供给侧,有成功作品的优质游戏公司由于收入可预期,融资意愿通常有所降低,除非需要开展新业务或转型,否则即使需要融资,通常也是大额项目,但这已经不是最好的投资阶段。而对投资方而言,游戏行业本身门槛高、风险大,很难“赌”对,市场已有无数的惨痛教训,而新游戏模式又尚未成型或缺少市场检验,因此投资热度并不高,大多都在观望。 目前,在平台和大厂的强势垄断下,游戏创业者更多围绕巨头采取行动,拿行业内的投资,用大公司的资源推动产品成功,因此可以发现战投的比重明显加大。这里面除了游戏行业的企业,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行业外的投资方(传媒公司、传统企业等)。 现在还坚持投资游戏项目的,要么是企业进行战略投资,要么是经过前几年市场惨痛洗礼后真正能够“看懂”行业的财务投资机构。这些VC大多是长期专注游戏行业,或持续进行游戏投资的基金(产业基金、专项基金),以及能够持续挖掘和发现机会的价值投资者(综合型基金)。 投资机构应该怎样做? 从本质上讲,游戏也是一种商品,而且这种商品带有很强的创意性和艺术性。就像电影大片历来层出不穷一样,游戏行业总会不断有新的现象级的作品产生,也正是这些精品乃至经典之作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是已经被无数次证明的行业规律。因此,游戏是一种替代性极强的商品,行业内将不断有新机会出现,游戏始终是一个有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的赛道。 也许现在不是做游戏投资最好的时机,但并“不可为”。游戏行业是一个市场规模足够大、新机会总会不断出现的领域,但只有长期扎根、深耕细作,才能有所收获。作为投资机构,在目前的环境下,首先要做的是至少先保留一张”船票”,让自己成为入局者,才不至于错失出海寻找宝藏的机会,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声明:265G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