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顺游网_765游戏网 (https://www.765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厂商新闻 > 正文

“杭州创业大街”的一年:一地鸡毛

发布时间:2017-11-20 21:02:26 所属栏目:厂商新闻 来源:钛媒体
导读:机构也无奈于大环境不尽如人意的事实,但同时又在宣传稿中依旧极力粉饰已初显衰败的局面——或许是为了政府补贴,也或许是为了满足人们心中对“事情在逐渐变好”的期待,于是终归又造出了些“美丽的泡沫”。 钛媒体注:曾经杭州创业大街的宣发、造势,吸引

之前驻点滨江创业大街的蜂巢员工对界面创业记者说,撤出的很大的原因是之前谈好的政策最后不承认了,他们找三方协调了很多次,都互相推拖所以蜂巢才会不得已离开。不过跨星对此倒是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蜂巢当时是与聚光中心签的约,没有经过跨星,不是正规流程,所以最后退出也和大街没什么关系。

另有消息称,微链、泛创空间也退出了大街,不过我们在求证时跨星表示,并不是很清楚泛创空间还在不在大街,因其办公位置严格的说不属于杭州创业大街的管理和运营范围内,所以他们一直没有享受到创业大街的政策,陈宏之前也接触过泛创,“之前说过要谈合作的,但是到现在几个月过去了也没什么音讯了,或许是走了。”而微链的退出对外解释的原因是合同到期。

02

跨星并非不知道园内一些企业对其不满。

吕子睿在接受界面创业记者采访时表示,运营方在运营园区过程中和入驻企业产生一些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有人带有负面情绪也实属正常,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政府,政府在给我们考核的时候是有指标的,我们以考核指标作为负责制,而不是以名声作为负责制的。我们是一家商业机构,不是一家公益机构,我只需要对我的甲方负责。”

持有这样想法的园区、孵化器运营方或许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从1987年至2016年底,全国纳入火炬计划统计的众创空间有429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3255家、企业加速器有400余家。近三年间全国新建成孵化器1787家,占30年孵化器总量超过一半。在双创热潮下,大量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园区等创业孵化性质的办公空间诞生,不过短短两年间,淘汰了很大一部分入局者,而另一些还坚持在赛道布局的玩家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主要的忧虑点来自于其盈利模式的单一以及过于依赖政府补贴。

2016年,包括苏河汇、莘泽股份、创新工场、科技众创、宏福孵化、创富港、正润创服、赢家伟业、合肥高创等在内的9家登陆新三板的联合办公空间共实现净利润7849.4万元,相比2015年的5806.85万元同比增长35.17%。

这对被唱衰已久的市场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披露,这9家公司共获得政府补助4115.86万元,占比超过9家公司净利润总和的50%。抽出这一部分政府补助,9家公司净利润仅为3733.54万元,平均净利润414.83万元。连新三板企业都如此依靠政府输血,可以想见其他孵化器的情况。

依赖政府给予的补贴,也同时需要达到相应的考核指标,这一点也是跨星自认为在给政府打工的原因。吕子睿觉得,有些企业没有拿到政府提供的资源政策,是企业本身没有达到要求,“这些政策本身是有很多条框限制的,是有要求的,所有的优惠政策都有配套的考核,政府不会白给你钱。”

我们在一份某孵化器运营方与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中看到几条条款:

乙方每年须引进、培育项目不少于5个,其中注册地址在XXX(该园区所在地)的项目占60%以上,常年办公人员不少于60人

乙方引进且在XXX(该园区所在地)注册的企业三年内新增估值不少于800万元人民币、1500万元人民币、2500万元人民币或三年内每平方米税收不低于300元、500元、1200元

乙方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创新创业大赛,每季度须不少于一次投融资路演,每月不少于两次创业导师讲座。

乙方引进且在XXX(该园区所在地)注册的企业三年内不少于一家被收购或列入上市辅导期。

甲方按合同年度进行考核,若乙方当年度考核累计完成率未达75%的,甲方有权以保证金抵扣空置面积房租。若乙方当年度考核累计完成率未达50%的,则本协议提前终止。

这些考核要求最后是否完全落实我们不清楚,但我们或许可以在11月1日“北京市工商管理局朝阳分局登记注册科下发的关于暂停企业入驻集中办公区及孵化器的工作通知”中窥知一二。

通知指出,近期发现集中办公区主办单位存在未按规定落实主体责任,未实行统一的纳税服务管理制度的情况,按照区长办公会会议精神,即日起暂停企业入驻集中办公区(包括设立及迁入),已通过住所平台上传的企业除外。

现在看来,政府已经有所行动。可以想见的是,一旦暂停了创企的入驻,也同样会波及到与其相关的园区众创空间、联合办公空间以及孵化器。

在杭州虽然没有类似这样的通知出台,但据我们了解,杭州梦想小镇管委会与各家孵化器签订的免租金等政策的时长为3年,到明年3月28号,就满了三年之期,是否续签还未可知,如果各家还继续依靠政府补贴政策这样单一的盈利来源,再过一年,一旦政府收缩这块的财政支出,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撤出。

当然,各家孵化器也并非不知道自身造血的重要性,陈宏和我们说,“我们确实想要陪伴一家创业公司成长为独角兽,也想要探索自己的盈利模式,孵化器不能光靠租金,以后政府对孵化器的租金补贴会越来越少。但众创空间的面积小,可盈利的空间有限,我们给旗下企业的服务也有限,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03

2016年4月21日,在跨星的牵头下,各机构正式在北京中关村签订了入驻杭州创业大街的战略合作协议。当时的第一批签约机构包括了3W、创业邦、天使汇、腾讯南极圈、脉脉、以太这样的外地知名创服机构,以及微链、面包公装、曲速空间这样的杭州本地企业。

将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作为签约地点,取的名字又极为相似,杭州创业大街从而被认为是以中关村创业大街为样板进行建造的。跨星合伙人欧阳薇并不避讳这种比较,“我们跟杭州本土双创空间不同,引进了3W空间、创业邦这些中关村现有的品牌,打算复制这种模式,入驻团队更注重创新。”

但有意思的是,北京创业大街早已显现出凋零的趋势。在创业大街呆了将近3年的某创业公司员工苏苏的感受是,之前走在路上有人热情地向她介绍自己项目并扫码送礼的情况几乎没有了,“凋零了,北京好多咖啡馆都改成了酒吧,创业者不够用了,没生意回不了本。”现在,北京创业大街的热闹在于每天都有远道而来的参观团涌入大街,他们兴奋地逛着这条曾经创造出百亿估值公司的大街,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从这里得到的新灵感,并想象着回去后大干一场的场景。

这条曾经孕育出车库咖啡、3W咖啡、天使汇、创业家等企业的创业大街现今俨然成了宣传阵地,继续向外界编织着一个个创业梦。

而距离其1276公里的南方,一条与其同名、并在初期打算复制其模式的杭州创业大街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却似乎有了相同的趋势。

和北京创业大街相似,杭州创业大街也承担着接待参观团的任务。一家入驻大街的企业员工用“坑”来形容入驻大街后的感受,

“参观的人太多了,都需要我们出人力去解说、接待,其实这是很影响工作的。”

当时信心满满地周博后来离职了,最近对界面创业记者说起离开的原因,除了对于自身发展的考虑外,客观因素上,他不满意大街运营方跨星没有用心的去运营创业综合体这个事,

“因为运营需要经常搞活动吸引人流,投入成本和精力较大,但在运营思路上,跨星更加着眼于眼前利益,例如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和原本综合体想做的事情有点不同。”

而跨星认为,杭州创业大街已经在开园的时候被炒热了,其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杭州创业大街这块牌子立起来了以后就很难被动摇。”

“我知道肯定有可以做得更好的方式方法,但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资本寒冬),你要做得更好,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这个时候要节能,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你耗费能量也没有用。”吕子睿说道。

机构也无奈于大环境不尽如人意的事实,但同时又在宣传稿中依旧极力粉饰已初显衰败的局面——或许是为了政府补贴,也或许是为了满足人们心中对“事情在逐渐变好”的期待,于是终归又造出了些“美丽的泡沫”。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