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GC上 终于揭开了腾讯的矩阵“吃鸡”法则
在2017年腾讯游戏嘉年华(TGC 2017)开幕首日,腾讯除了公布《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以下简称《PUBG》)国服正式定名为《绝地求生》,发布了国服专属运营计划,还一口气公布了两款正版手游:分别是天美出品的《绝地求生:全军出击》和光子出品的《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同时围绕端游及手游,推出生态共建大战略。 加上此前的产品布局,腾讯已经在“吃鸡”上先后发布了6款产品,在这场吃鸡战役中,后入局的腾讯是以精品游戏矩阵的方式进场。 如此大规模的手笔,不仅代表了腾讯对于这块领域的志在必得,也可以看到在面对这种增长迅猛的市场,腾讯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并没有冒进,而是选择了利用自身的资源组成矩阵来稳扎稳打。 战术竞技品类已成下一个风口 由于“吃鸡”的火爆,让业界看到了下一个游戏风口品类——战术竞技类游戏。《PUBG》自问世起就展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从2017 年 3 月 23 日正式上架,36周获得 Steam 销量周冠军,更是在全球斩获各类游戏大奖。 霸占玩家游戏时长榜首的《PUBG》,数据来源Steamspy 而且,《PUBG》也像《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一样,开始引领某种文化现象,这直接带动了游戏直播的繁荣,培养了不少知名主播。在微博上,围绕这类游戏无数KOL自发产出趣味内容,相关消息和游戏视频动辄上万转发。 “吃鸡”同时也具备战术竞技和团队作战的潜质,与MOBA类游戏相比,“吃鸡”人数更多,起点更为统一,相应战术选择和变化也更多。电子竞技不但能延长游戏的生命,其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金矿。而战术竞技类游戏,很可能成为最热门的电竞项目之一。 本土各大游戏巨头均看好“吃鸡”的未来,几乎可以断定战术竞技品类火爆并非是偶然,毕竟MOBA类游戏已经统治游戏世界长达10余年,外界也在期待一款新类型的产品来引领国民娱乐。 在这种天时地利的驱动之下,《PUBG》的火爆就完全在情理之中,在丰富了玩家游戏体验的同时,也给游戏市场带来了新的概念。 产品矩阵雏形初现 面对着“吃鸡”市场的到来,腾讯选择了主动出击,并且是以产品矩阵的方式来迎接。 11月中旬推出《穿越火线:枪战王者》的空降竞技开黑版本《荒岛特训》; 11月21日开启战术竞技类手游《光荣使命》测试; 11月22日宣布代理《绝地求生》国服; 11月26日公布了自研端游《无限法则》; 11月27日宣布将与PUBG携手、联合出品《绝地求生》正版手游。 可以看到,腾讯的基本产品矩阵上已经初步成型,仔细观察会发现尽管同为一个类型的产品,但保证了端游与手游并存,自研与代理同在的模式,既有着腾讯内部对于“吃鸡”的理解,也保证了对于外部优秀产品的挖掘。 之所以选择这种产品矩阵的模式切入“吃鸡”市场,是与腾讯向来稳扎稳打、注重用户体验的风格相吻合。因为“吃鸡”这种模式才刚刚兴起,未来的成长性和可塑性还很高,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着眼于整体品类布局。由此为基础,才有了大生态的打造。 为了打造“吃鸡”大生态,腾讯与PUBG公司计划在国内正式开启《绝地求生》大生态战略——围绕《绝地求生》端游及手游,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打造电竞赛事,构建全新的、更完善、更多元化的生态环节,带给中国玩家全方位的娱乐体验。 腾讯互动娱乐合作市场部总经理朱峥嵘在TGC现场表示:腾讯将秉承“全面开放、合作共赢、公平透明”三大理念,与主播、直播平台、网吧、校园、媒体、硬件厂商等不同领域的战略伙伴合作,让每一个喜爱《绝地求生》的从业者或者玩家都能参与进来。 腾讯互动娱乐合作市场部总经理朱峥嵘在TGC 2017现场 可以看到,与以往一样,腾讯再度是本着开放的态度去打造全生态的理念做游戏,产品矩阵的成型只是一个商业逻辑上的转变,毕竟单品难以支撑起整个生态,多种形态产品并存的生态圈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与协同性可能是单品的数倍。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