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谈沉迷手机说了什么 青少年沉迷手机因为家长懒
青少年沉迷手机一直都是广大家长所担忧的一个现象,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谈到了青少年沉迷手机这一现象。 丁磊表示:“我就是感觉现在很多家长就是自己吧,不反思自己。懒!为什么?把手机丢给小孩以后他就可以解放自己的时间啊,你(小孩)自己一边玩去了,我就可以干别的了。” “(陪孩子)是他基本的东西啊,但他没想过就是说,这个孩子为什么不出去玩啊,找不到小伙伴、没有地方玩,那这些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呢?这个社会要反思,我觉得要全方位的配合,一个是社会上也需要提供更多的可供儿童和青少年活动的中心和比赛玩乐的场所,小孩在外边玩,就不会躲在家里玩手机了”丁磊说道。 最后丁磊表示,青少年可以适当的使用手机,但即便是玩手机也要关注好的内容,寓教于乐。至于网易,丁磊表示2019年教育方面将会是网易的重点项目。 原视频地址:点击观看 网易集团上月公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营收约为198亿元(约合28.9亿美元),同比增长35.6%,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9.45亿美元。 归属网易母公司的净利润约为16亿元(约合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5%,高于市场预期的2.01亿美元。 网络游戏和电子商务依旧是网易的两大支柱型业务。本季度网络游戏服务营收为110亿元(约合16亿美元),同比增长37.7%。电子商务营收约为67亿元(约合9.7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此外,网易还宣布了公司2018财务年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数据显示,网易2018年营收约为671亿元(约合97.68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约为87亿元,同比下降31.4%。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源于游戏研发的投入、电商业务的扩张和对网易云音乐等创新服务投入。 那么,手机给还是不给?该怎么给?来自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表示,冲突事发于手机,背后却隐藏着家庭教育危机的大问题,合理使用手机固然重要,优化家庭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延伸阅读: 手机被没收 男生半夜离家 上述初二男生因为手机被没收,索要未果后竟然跳楼;妈妈受不了打击也追随后从楼上跳下。就因为一个小小的手机,竟然付出了两条鲜活的生命。 其实,为了小小的手机闹出亲子矛盾的案例还真不少,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就多次接到过来自家长的求助。虽不至于闹出人命,但有时也能把父母吓得够呛。 初二学生晓晓前一阵子收到了父母送给他的新款手机,按捺不住对这新鲜玩意的稀罕劲儿,他常常忍不住在课上就掏出来把玩一番,被老师发现后没收。回到家后,沮丧的晓晓遇到了父母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妈妈主张应该找老师要回手机;而爸爸则觉得出了这样的事情很丢人,埋怨妈妈最开始就不该给孩子配手机。三言两语不对付,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吵得正热闹,没想到大门咣地一声,孩子没了。爸爸妈妈赶紧追了出去,找了一宿愣是没找到。幸好,晓晓第二天早上直接去了学校,家长们悬了一夜的心才放了下来。 入群交朋友 把人打成重伤 北京市中小学咨询中心主任温方介绍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手机当成礼物,在小升初、生日等各个重要的成长节点,“一掷千金”为孩子配上手机。大部分家长的初衷是想要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而与之相对的是,拿到手机后的孩子们,常常只是用来满足自己的情感、兴趣需求。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这种需求容易出现不加节制的风险。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曾接到过来自一个“准工读生”家庭的求助。小升初结束后,亮亮被家里奖励了一个手机。后来,他无意中加入到一个微信群里,与不少“问题少年”结识,交上了一堆校外朋友。群里的朋友遇上事儿了,他时不时会跟着去凑个人头壮壮士气,倒也没出过什么大事儿。一次,亮亮与别人发生摩擦起了冲突,在微信群里一招呼,呼啦啦来了一群人。本来只是想找几个人给自己壮壮胆吓唬吓唬对方,没想到倒给自己招来了个难以收场的烂摊子。自己的微信“好友”们把冲突对方打成重伤,亮亮也面临着被送工读的处境。 除了结交同性朋友,还有孩子拿手机当作了讨好异性朋友的工具。初一学生昊昊父亲是个生意人,一年到头有八九个月都在南方。为了弥补对儿子的愧疚,昊昊爸爸每次从南方回到北京,总会给昊昊带上点儿高级电子产品。因此,昊昊用的手机永远都是全校最好的。有一次,爸爸无意中发现,昊昊把收到的一款高级手机扔在了厕所的纸篓里。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找到学校了解情况后,爸爸才得知,昊昊平时在学校是个出了名的“花花公子”,有时竟会拿着新款的手机找女生索吻。这次把手机扔到厕所,也是因为被“贿赂”的女生不为其所动,自己一时生了气,才拿手机来泄愤。 玩游戏成瘾 刷爆家长钱包 孩子们拿到手机后面临的最大诱惑莫过于各种游戏了。有网友爆料,自己10岁的熊孩子拿手机玩游戏,通过支付宝充值,仅仅8天就花掉1万多。这位妈妈前一阵儿用支付宝给客户付款时,被提示“余额不足”,她一看明细,惊讶地发现短短8天内,产生了100多条购买记录,总共花掉了12000元。她这才回忆起10岁儿子这几天的反常举动,每次回家,儿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她的手机,她也知道孩子玩的是一款名为“植物大战僵尸2”的手机游戏。儿子告诉妈妈,他的同学都在玩这款游戏,不玩会被大家嘲笑。事发后,妈妈仔细检查支付宝账单发现,充值都被用来购买各种名目的虚拟道具大礼包了。儿子坦言,只有购买礼包,才能克服游戏难度,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游戏。 北京市中小学咨询中心也曾接到过来自“熊孩子”父母类似的电话。不少孩子在手机上玩起游戏来可谓是“废寝忘食”,不仅课堂上“爱不释手”,常常在放学后也“欲罢不能”。一放学不直接回家,三五个人相约来到麦当劳里互相较劲,拼上个“你死我活”。为了“称王称霸”,各种烧钱的装备是不可缺少。不少孩子每月只有50块钱的零花,买流量都不够,哪还有钱购买装备?为了拿到置装经费,有明着撒泼打滚的;也有暗地里偷拿家长钱的。该如何管教,着实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手机不高级 “众筹”买新款 家庭教育跟不上,还容易导致孩子使用手机时产生攀比心理。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