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股价大跌怎么回事 315到来前夕竟亏损108亿
今年1月30日,阿里巴巴公布2019财年Q3财报,季度总收入为1172.78亿元,同比增长41%。从收入构成来看,核心电商业务收入为1028.43亿元,同比增长40%;云计算收入亮眼,同比增长84%至66.11亿元;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收入64.91亿元,同比增长20%;包括高德地图、云OS和钉钉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收入13.33亿元,同比增长73%。 不难看出,阿里巴巴旗下核心电商业务依然稳健,包括淘宝、天猫、聚划算、银泰百货、盒马鲜生等在内的中国零售业务收入810.6亿元,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49.7%,占总收入的69%。中信建投研报分析,“整体而言,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贸易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核心电商的增速短期虽略有放缓但依然极具竞争力,长期价值显著。” 另外就是用户基础持续扩大,体系内的移动端产品之间互动及获取用户能力增强。去年全年,阿里巴巴年度活跃消费者为6.36亿,移动端MAU也增长至6.66亿人,因此,在业内看来,体系内的支付宝APP加大补贴导流等用户获取措施取得一定成效,还有淘宝APP界面改版对首次和不频繁使用淘宝APP购物的用户变得更友好的影响。 相比之下,较早转型布局ToB业务的阿里巴巴云计算等其他创新综合业务收入抢眼,Q3云计算业务收入为66.11亿元人民币(合9.62亿美元),较2017年同期的35.99亿元人民币增长84%,环比提升16.7%,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用户的增量消费。 不过,阿里巴巴业绩在持续高增长的同时,近年来不断加码技术开发、云计算、物流、数字娱乐和本地生活服务的超前布局创造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消费增长,带来的大规模投资也带来利润下滑和增速放缓。 中泰证券在分析阿里巴巴财务数据时做的风险提示是:流量红利持续减退,电商平台用户流失,营收增速大幅放缓,货币化率持续下滑;全渠道融合发展不达预期,新零售业务亏损加剧,拖累集团现金流;战略投资布局不顺利,未能建立起竞争优势,持续造成财务压力。 京东商城:营收增速继续下滑,活跃用户数止跌 北京时间2月28日,京东2018年成绩单出炉。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京东的营收连续第五个季度保持在千亿元体量,但在此前的6个季度,京东的营收增幅一直在下滑。2017年第二季度,京东的营收增幅为43.6%,之后开始一路下滑,到今年第三季度仅为25.1%。2018年第四季度,京东的营收同比增速22.32%。 相比之下,京东的GMV还保持相对平稳。2018年第一季度京东的GMV增幅为30.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0.5%,而第三季度为30.0%。财报显示,2018年京东全年交易总额(GMV)近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018年全年,京东净利润达35亿元,并实现连续12个季度的盈利。 2018年第三季度,京东首次出现了年活跃用户数的环比负增长,当时还被拼多多赶超。截至2018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3.052亿,去年同期年度活跃用户数为2.663亿,但与上个季度的3.14亿用户相比,环比下滑逾800万人。截至2018年末,,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止跌并略有增长至3.053亿,这一数字仍然是被拼多多甩在后面。 近日一份瑞银报告甚至预计,拼多多将在2023年全面超过京东。据该报告,2021年,拼多多的年活跃用户将达6.28亿,与阿里巴巴集团2018年底的用户数持平;2023年,拼多多的用户年平均消费将达3823元,超越以高客单价为代表的京东当下的水平。 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的年度GMV为4716亿元,同比增长234%;京东的年度GMV为1.7万亿元,同比增长29.5%。瑞银预测,2021年,拼多多的年GMV将赶超京东,达2.07万亿元。 不过,截至3月13日美股收盘,拼多多年报后首个交易日,大跌17.45%,收于25.12美元,市值278亿美元;京东微涨0.07%,报28.13美元,市值为407亿美元;拼多多从市值一路直逼京东,但现在与京东的市值差距又开始拉大。 苏宁易购:2018年净利较上年同期增长216% 今年2月28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了2018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苏宁易购营业收入为2453.11亿元,同比增长30.53%;净利润133.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2.13亿元增长216%。 值得注意的是,苏宁易购的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阿里巴巴股份出售,实施完成物流地产基金收购公司5家物流项目公司100%股权等资产处置;比如,经过3次减持(其中有2次在2018年5月、12月),苏宁易购已经清空了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粗略估算,2018年两次减持约获得了108亿元的净利润。 截至去年12月31日,苏宁易购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量首次突破4亿,达到4.07亿。2018年12月苏宁易购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3.25%,移动端订单数量占线上整体比例达到94.91%。 尽管截至2018年年底,苏宁线上业务销售规模占比达到61.80%,但苏宁仍然在强调线下门店扩张和在线下场景构建方面,苏宁2018年迈入了“万店时代”。截至2018年底,苏宁易购合计拥有各类自营及加盟店面11064家。店面规模高速增长之外,苏宁的店面质量也持续提升。而在苏宁易购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看来,线下场景构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三四线城市成电商获客抢夺重点 四大平台的财报披露的战略部署中,都有提及加速下沉,覆盖更广范围的增量客群,并有效果显现: 阿里巴巴2018Q4年活跃买家数6.36亿人,新增的3,500万买家中,超过70%来自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在分析师会议上,京东集团COM兼京东商城轮值CEO的徐雷也称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等多种方式拓展低线城市的新用户;以及在一二线城市中重点对中低收入客群进行拓展。而拼多多不走寻常路,则通过“农货中央处理系统”和“山村直连小区”模式实现农产品上行到乡县,和“新品牌计划”工业品下行到制造企业的生产线,通过供应链条的渗透实现了下沉。 同时,技术研发投入也备受重视。2018年Q4的前6个季度,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9%、43%、74.5%、87.2%、79.8%和96%。仅2018年前三季度,京东的技术研发投入就已经达到了86.4亿元,超去年全年的66.5亿元,同比增长88%,而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京东数科的研发投入。 财报显示, 2018年全年,拼多多投入研发费用11.161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764%。该部分投入主要为人才、算法、系统等。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技术团队共有2000余名工程师,其中超过250人专注于算法设计和开发。3月13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称,基于分布式AI技术,拼多多开创了电商行业的差异化、个性化路径,将成立技术顾问委员会,由知名华人科学家陆奇领导技术委员会相关工作。黄峥还透露,拼多多将与全球多家科研机构协作,共同推进分布式AI技术的发展。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