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最苦逼的人,收入低微工作量巨大!甚至沦为赚黑钱的工具
数据显示,有86%的欧美主流游戏公司会找外包帮忙。 ↑↑《the outline》报道:2008年,对200家欧美主流游戏公司的调查显示,其中86%的公司会外包一部分开发工作。如今许多厂商都设立了专门的岗位,负责对接外包人员。 而且有大量的外包团队,是来自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所以说白了,游戏公司找不找外包都没啥问题, 关键还是游戏厂商自身对游戏的创意以及对质量的把控, 或者说,是厂商自己的良心,决定了外包的意义。 你可能会问:索尼、B社这些大厂这么牛 哔(和谐) 了,居然还要找外包? 原因很简单。因为真的太便宜太好用。便宜到什么程度,做个对比: ↑↑哔哔君和某游戏大厂内部人员的对话。 上海的一个外包公司,招聘应届生,月薪大概是6000块钱(一年7.5万)。 如果是美国的游戏公司,一年得花上5万美元(约34.5万),几乎是国内的5倍! 游戏公司也是资本家,这笔账简直太好算了。 ↑↑《the outline》报道:上海某外包公司招募应届生(游戏美术)年薪约11000美元(6000元/月),而在美国,一个入门游戏美术的平均年薪超过50000美元。 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大厂找外包的原因, 我只是有点替那些外包人员心疼。 在一款游戏上线、或者版本更新前, 游戏公司里都有大批人不眠不休,日夜工作。 但好在游戏成功了。正式员工们会赢得荣誉,会获得奖金。 而那些干着沉重工作的游戏外包人员呢? 他们只能拿着微薄的工资, 游戏再成功,奖金和荣誉也没他们的份。 顶多在片尾滚动的无数制作者名单里留下一个名字。 尽管听起来很残酷,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市场规律之下的现实。 大多产业走向规模化的时候,都会带着剥削, 就如苹果公司与富士康,游戏产业也不例外。 而在整个游戏的生产过程中, 他们更多时候扮演的就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 首要的目的是满足厂商的需求, 创意的关键和质量的把控还是在于雇佣他们的厂商。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优秀作品的诞生, 离不开背后付出心血的每一个人员。 无论是游戏公司的制作人,还是亲力亲为的辛苦外包,都值得我们致敬。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