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陈氏兄弟的传奇,仍在延续
这台组装的586电脑花费了陈家“六七千人民币”,陈大年猜测“父母应该攒了很久”。但作为家中的小兄弟,他并不关心这些,17岁的他当时最关心的是玩游戏。“玩到晚上三四点都很正常,电脑在我们房间,爸妈在他们自己房间睡觉,他们都不知道。” 为了玩游戏,陈大年甚至开始学习DOS命令——要在不大的电脑内存里将这些游戏跑起来需要修改一大堆数据。 最初他和大家一样买光盘安装单机游戏,但很快他就发现网络上可以下载游戏。他随即抱着全家户口本跑到上海苏州河边的上网局“填了一大堆表格”开通了网络。 “有了互联网,我的阅读量,啪!一下子就打开了。”他对财经天下记者说。 直到今天,陈大年都不反对孩子玩游戏,他认为“游戏背后有一些很有用的东西”。实际上,现在的陈大年依旧是一个游戏爱好者。 在一篇流传甚广的《盛大创新院往事》中,曾任盛大创新院高级研究员的霍炬在2014年回忆称, 2010年前后,陈大年还将整个假期用来玩游戏。“玩一个模拟经营游戏公司的游戏,在里面建了一家名叫盛大帝国的游戏公司,并在游戏里面拿到了所有殿堂级奖才算罢休。”而当年,十几岁的陈大年在玩了多个游戏后发现了一件事——“游戏不过就是一些规则,游戏的过程就是玩家在规则中去表达自己的诉求,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明白这个道理后,陈大年觉得自己发现了真正有意思的东西——自己制定规则。他开始学习编程。 “我哥也学编程,不过他学会用Basic写程序就停了,他的兴趣更多在管理和金融……而我没有,软件不好用的时候,普通用户只能去找替代品,但程序员可以自己写一个。”陈大年说,电脑和互联网,让他在一两年里学会了很多。 1996年,陈大年从上海一所职业高中的财务专业毕业。 “我有珠算专业一级证书,20位数字的加减法10秒钟以内就可以做完,三下五去二,六上一去五进一……背得滚瓜烂熟。”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后,他露出恶作剧成功的笑容:“我就知道你听到第一句就会上当,我现在讲第二句,这个证书我们班里所有人都要考出来。”在他看来,珠算很有意思,复杂的题目需要花时间去解开,“和玩游戏一样”。 但刚毕业时的工作却十分无聊,毕业后陈大年被学校推荐去一家香港航空货运公司做出纳,公司在上海仙霞路。“上班挤一个小时公交,回来再挤一小时。”工作内容是记录航空费单据,“这单200,那单1200。”不到一个月,陈大年就辞职了。 “一辈子就记这个账的话,实在是太吓人了。”顿了一下,他补充说,“至少以我的个性不能够习惯这样的生活。” 陈大年回家继续编程,偶尔帮人开发网站,或者在《电脑报》上“发发文章”。他回忆当时开发一个网站几天就能拿到几千块钱,写专栏的稿费也是千字200元,而做出纳一个月才几百块。陈大年用“收入不差,日子过得挺好”来形容那段时光。 在这段时间,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个远在英国的“华侨小朋友”—— 一个比他小5岁的编程爱好者,两个年轻人很快组建了一个名为Epot的软件小组,联手编写软件。 “我们每天在电邮中约定工作内容和接口,告诉对方自己的进度,分工编写程序。” 就这样,1997年到1998年,这个平均年龄不到17岁的团队开发了六七个软件,做出了全中国第一个支持插件功能的软件,他们开发的名为Encounter的网费管理软件,因为下载量巨大且免费而被《电脑报》评为1998年中国十大共享软件之一。而另一个名为Slowcopy的电脑优化软件,在美国着名的Download.com网站上被推荐使用。 同时他们还编写了可视化的网页编辑器、电脑加速器等不同用途的软件。决定开发某款软件的动机仅在于“这个东西是否好玩”,很多程序都是边学边做。 直到1999年,陈大年决定随二哥陈天桥一起创业时,Epot小组才正式解散。2007年,“华侨小朋友”从英国飞上海,才在盛大办公室内第一次见到陈大年,那时他是英国某公司的CTO,而陈大年则是中国首富家族的一员。 陈三公子的机会 陈三公子是陈大年的家庭身份,也是他的笔名。1996年他以笔名在《电脑报》上发表专栏文章,他在第一篇文章的第一段写到:“我有两个特别了不起的哥哥,所以取名陈三公子。”时间回到2016年,在财经天下采访前,陈大年正和同事开会,他坐在中式扶手椅上,将一袋牛肉干拆开,分给大家,几个人一边嚼牛肉干一边开会——说是开会,看起来更像是聊天。 陈大年的办公桌上不仅有零食,还摆放着水壶、书籍、念珠、毛笔、砚台,甚至还架着一截锯断的枯木和一个看上去价格不超过30元的红色热水袋。隔壁的会客室,还摆了一张白色按摩椅。陈大年接受采访时,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坐在按摩椅里边按摩边旁听,偶尔插几句话,与端坐在沙发上接受采访的陈大年相比,他看起来更为舒服。 陈大年成立掌门科技,其中最为人熟知的项目是WiFi万能钥匙 有趣的还有记者面前的茶几——整个桌面当中凹陷,四周都立着木条。在记者好奇为何选择如此奇特的茶几时,陈大年皱着眉头上下看了看说:“我怀疑这是底面,这个茶几放反了。” 这一切发生在上海张江的盛大全球研发中心,WiFi万能钥匙的所有者——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总部办公室。整个公司就像他们程序员出身的老板一样,随处飘散着自由随性的气息。 陈大年穿着印有WiFi万能钥匙字样的连帽衫,戴无框眼镜,说话的时候他会直视对方眼睛,眼神中闪现狡黠。但他并非有问必答,比如“盛大”就是陈大年不愿多聊的词语,他更愿意聊聊现在。对于记者关于盛大的追问,他说:“这样的问题百度就可以回答了嘛。” 但毫无疑问,“盛大”是陈氏兄弟人生中最为人熟知的篇章。1999年,陈大年和二哥陈天桥一起创业,成立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那时陈天桥26岁,陈大年21岁。 盛大的创立和陈大年撰写专栏的《电脑报》有关。1999年,时任《电脑报》主编的黎和生准备创业,他让软件版主编廖丹找几个“技术不错的人一起干”,于是廖丹赶到上海找陈大年。“廖丹在我家住了一周,动员我去深圳和他们一起创业,但我这个人很宅,就算搬家都是跟我爸妈一起搬,绝不愿意一个人跑到深圳去租房。”陈大年说,动员未果的廖丹最终拉了另一个朋友去深圳。 廖丹走后,陈大年和二哥讨论创业的可行性。“去深圳这件事情不见得对,但做公司这个方向没错。”到今天,陈大年还感谢廖丹和黎和生,“他们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并最终刺激我们走出这一步。”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