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or资本的战争?十年游戏人透视游戏行业
陈俊澄指出,IP在过去是一个噱头,最早做IP的是网易的《大话西游》,这在国内算是最早的网络游戏IP,“虽然还有更早的《金庸群侠传》,但并不是某个巨作或者独立的文化产品,而《大话西游》是电影,他是真正的IP向先祖,丁磊把他做起来了。” 他指出,现在榜单排前面的不是IP类巨作,而是创新游戏、老游戏、粘稠度很高的游戏,“所以你看,网易游戏做得好,这叫自我的内梯式维护,相比之下,一些是大厂是把IP输送过来,然后来改,很多时候会产生认知的偏差。” 4、把信心虚化到IP是一种失败,“好玩跟IP没太大关系” “其实我们想想,小时候好玩的游戏跟IP没有半毛线关系,像《超级玛丽》《魂斗罗》《实况足球》《极品飞车》乃至于后来的《开心农场》《神曲》《水果忍者》,都跟IP没有任何关系,是专心做游戏产生的结晶,如果老板只想拿IP来炒作,那就已经失败了一步了,因为你把所有赚钱的信心和来源都过分虚化到了IP上去。” 他举例到现在的游戏市场,“像国内某知名电竞游戏公司能快速起来成为独角兽,很重要是通过早期主打的爆款游戏《全民枪战》这个定义属性极强的游戏。所以还是好好做游戏,好好找游戏,把各部门核心的人配齐,不要老想着找IP,花IP钱的还不如花在几个优秀策划身上,帮你做好数值策划,交互策划,剧情策划。” 四、怎么看待游戏创业潮以及现在的离开、倒闭潮? 1、“锦上添花”很多,“雪中送炭”极少 “创业离不开两点,国家的支持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但是我想说两个词,一个叫锦上添花,一个叫雪中送炭——中国做游戏的人,为什么这么多人离开,因为是没有人给他们“雪中送炭”,在你困难的时候没人扶持你而挂了;而还有一个词“锦上添花”,资本的钱给谁了,大部分不会给小的初创团队,给了谁?给了已经做起来的公司,初创小公司很多要自己掏腰包把游戏做起来,而资本更多会把钱给已经做了些起色或爆款的公司,在投资圈我们爱说宁愿跟投而不出头,不过这也是投资时风控考虑的必然因素。” 2、创业的“坑”:行业水很深,但一些人不知道 “第二个是创业为什么离开,是因为被目前一些大公司坑了,坑在哪?坑在流水——很多下面的底层技术人员,他哪知道公司的流水多少,都是听开会时候说:我们公司这个月流水破亿了,我们又拿到几千万投资了。然后这些员工就头脑一热想着,这么赚钱,为什么我不自己赚,这一想就决定去创业了……其实是虚的,其中的猫腻你不知道而已。” 3、行业浮躁:应按步就班,风口其实天天都有 “然后是本身现在的人太浮躁了——我给现在创业者提的经验就是,好好先在大公司里面学,产品研发策划管理,从立项到开发,测试,发布,每一个环节梳理好,再找到对的一帮人去做对的事情,不可操之务急,因为风口每天都有,今天是iOS明天是安卓,后天是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就像目前微信小程序圈子里很火的博卡君就是个好例子。“如果做游戏的人他就是抱着一颗膨胀的赚钱心去创业的,他会死得很惨。” 4、裹上“创新”糖衣炮弹,资本才是实质 陈俊澄指出,在一线城市,想专注地做游戏很难,“深圳在我眼里,并不是个创新型城市,是一个裹上‘创新’两个字的糖衣炮弹的一个资本城市,里面是赤裸裸的资本,怎么炸你就怎么炸你,小到无处藏身,大到没法躲藏——而且行业很小。没钱的公司租个小隔间开干,好一点的公司,租个漂亮点的智能办公孵化器。但还是逃离不了束缚,很多这类微型初创公司半年游戏数据做不起来,拿不到钱,就得卷铺盖走人。” 五、看待行业:其实并没有离开,“换个角度做游戏” 1、在游戏业10年:见证身边人的沉浮 做游戏有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刚开始得到了,后来没有……我当时想过做独立游戏,这么多年日本、韩国做过游戏,还上过TOP10,2007年那个时候就是游戏根据自己想法创意去做,就跟日本那些名策一样,很喜欢小岛秀夫的敢想敢做的人生,但我回国后发现不行啊。” 而他回望游戏行业的同伴,“有些人暴富,有些人混得很糟糕,而离开游戏行业的人基本离不开3点:金钱所逼迫,情感所逼迫,压力所逼迫……但50%以上是为了钱。” 2、研发多款知名游戏:带着横溢的美术天赋与游戏梦想入行 陈俊澄的游戏历程、跟他从小的美术天赋与专长有着很大关联,他高二时参加了一次大赛,拿了专业亚洲组视觉奖,后来师从《最终幻想》的导演野村哲也。在日本期间,参与过高桥留美子的《犬夜叉》项目及最终幻想系列,也多次获得奖项。回来之后,他在国内几大游戏公司都带过产品,可最终还是放下了前线的工作。 3、“离开”游戏业的特殊族群:其实还在 离开游戏业后,陈俊澄后来创立砍价电商-千品优,后以技术股权置换方式出售云峰基金旗下成员企业,该企业后来登陆新三板。2015年成立-科创锐动资本,主要做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早期投资。而2014年他与其他几名创始人发起的专注于商务社交领域的-微位科技,估值已达数亿元,并登上了互联网周刊(中国互联网公司T0P300强)。而基于苹果iMessage的短信加密工具产品“密讯-阅后即焚”也获得互联网年度盛典[最佳安全通讯工具]大奖,并获得了企业及政府的青睐。 “有些人像我一样做了十年以上离开游戏业,看似离开,其实没有离开,十年已经有了积蓄,还是看好这个行业,虽然我不会再去前线做,但不少公司请我做战略顾问,科创资本也投了一些游戏公司,另外还参投了人工智能及VR公司……所以没有真正的离开,其实还是在徘徊,同时拿全新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时代的新东西。” 这个状态的人多不多?——“我认识的人里面,20%吧,这种状态的人首先要获得别人认可。” 4、换个角度做游戏:会折腾的人才能够做起来 对于业界的氛围,陈俊澄认为:“越封闭,你越out,而分享会促进整个圈子,就呈螺旋形的在上升了……永远都是先利他人,再利己,这个是我做事情的方式,你不利他人先利己,长久不了的。” 他指出,认知极为重要:“大人与孩子去水里面摸鱼,池子是同样的一个池子,但为什么大人下去以后能抓两条上来,而小孩子摸不到?就是认知的问题,小孩子没有认知在胡乱地摸鱼,而有经验的人看似摸鱼,其实他已经在发生着变化了,一个摸一个捉,境界是不一样的……在做游戏行业之前,得做一个很好的认知,打磨好产品也需要认知,所以认知是一个游戏人、互联网人、科技人、IT人的一个前提以及素质。 “游戏业过得很好的人往往不是你开发能力有多强的人,是会折腾的人,有商业头脑的人:如果你是技术型,我给一个忠告: ——想真正的活得好,先做技术型人才; ——技术型人才不要往死里钻,回过头来去看看如何做一个管理型人才; ——管理型人才加技术型人才做得好的,再把PPT写好,想想如何去做一个商业型人才; ——当你做了商业型的人才以后,你就跳出了高度了,你就可以创业了。当你创业、去管理公司的时候,因为你经历了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两个阶段,你就很容易把一家公司打理好。”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