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骗贷狂欢:大巴车拉农妇去套现 撸出15个亿
全国专做医美的中介,有数千人,光在上海,一个月骗贷者就能撸出来几千万。 一个大中介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战果” 如今,骗贷群体变得“像老鼠一样油滑”。 很多中介已不再接不做手术、纯套现的单子。 “如果不做手术,分期平台报警,我们就很被动,”程曙泽说。 而杨泉已开始了产业化运营——他将自己的模式,发展成“传销”,多级代理。 任何一个曾经来做手术的用户,又反过来变成他的下线,再去“人拉人”。 杨泉多次召开“传销大会”,把所有下线聚过来,大家分享经验,“现场大家都疯了一样,讲自己一夜暴富的故事”。 杨泉躲在了幕后,成为金字塔上的顶尖的神秘人物,冷冷地看着几近癫狂的人群。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意味着中介群体将爆炸式增长,“几个月,人数就能翻番”。 他们如水蛭一般,狂吸这条产业的血液。各个平台的漏洞,被他们撕裂成欲望的洞口。 04帮凶同伙 医院,在这场骗贷狂欢中,充当一个怎样的角色? “他们绝对是帮凶”,杨泉称,这条暴利产业链中,医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他曾踏遍多个城市,和几百家医院打过交道,他发现,只要给足利益,没有合作是谈不成的。 一般充当帮凶的医院,分成两种。 一种是大型机构和集团。 他们正在上市或“被收购”的临门一脚,急于冲业绩。 他们依赖中介,急速获客,宁愿返点70%。“而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中介带过来的,大多是骗贷者,不会还钱,但他们选择视而不见,”杨泉称。 这些医院,用户到了之后,需要做些手术。杨泉拿到返点之后,再分20%左右给客户。 而第二种,大多是一些中小型诊所,是杨泉最喜欢的合作伙伴。 宋明歌称,整形美容机构越来越多,竞争惨烈,百度的竞价排名下的医疗广告,越发“天价”,他们只能开始打“价格战”,靠用户口碑传播。 “医美行业即将进入良性循环”,宋明歌称,各家分期平台的集中爆发和野蛮冲量后,原本的价值链条,被打破。 很多死亡边缘的机构,突然间“侥幸生还”。 “用户和钱,都送上门来,感觉一切就是天上掉馅饼”,杨泉称,他最喜欢这些被欲望和贪恋控制的人,只要双方利益分配得当,他们趋之若鹜。 医院真的对套现和骗贷,视而不见甚至参与其中吗? 一本财经以中介的身份,走访了北京多家医院,大部分都表示:“不管客户怎么来的,还不还钱,提供50%的返点没问题”。 “一个5万的手术,我们收3万,剩下的2万返给你们,”一本财经假装自己就是来套现后,北京圣爱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依然如此答复。 可见,这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而另一个帮凶,则来自分期平台的“内鬼”。 杨泉现在的主要任务,除了搞搞医院关系,就是陪平台的市场或风控负责人“吃吃喝喝”。 “很多市场负责人为了急速上量,就来找我们合作,”他们居然是来求杨泉,带人来“撸”自己的平台。杨泉很够意思,事成之后,还会返点给他们。 一位市场负责人,在完成了冲量任务之后,获利几十万,并顺利跳到一家更大的公司,成为市场负责人。 很多从业者提到,一家分期平台的风控负责人,甚至出来开班授课,教中介们怎么撸平台,“大家像疯了一样,掏钱报名参加”。 实际上,在暴利面前,整个行业都疯了。 这一出闹剧,所有的形象,荒诞而滑稽,在狂躁的时代背景音乐中,一张张疯狂逐利的面孔,丑陋狰狞…… 05谁来买单 在这条产业链中,医院和中介,分食这15个亿红利,赚得盆满钵满;而分期平台和用户,却是两败俱伤。 谁来为这15个亿买单? 无疑是分期平台和用户。 一部分用户,是主动来套现。后期,他们大多选择消失,逃避催收。 但大部分用户,是被骗过来的。比如,农村大妈们,她们很难意识到,所谓的“信用”,对她们有何用。 “很多人被催收时,才知道这些钱是需要还的,甚至要上征信记录,一旦逾期,将影响终身信誉,再也无法贷款,”宋明歌称。 他见过一些用户,发现自己被骗后,完全失控。 去年年底,一个用户被催收逼债,她只能通过去其他平台,借钱还款——最终利滚利,将她拖进债务深渊。 她冲到医院去闹,医院说,用户欠平台的钱,和他们毫无关系。 她试图从医院的窗口跳楼自杀,最后被医护人员拦住。 “我并没有罪恶感,这一切,不应该怪分期平台自己吗?他们的漏洞太多,让大家有洞可钻”,杨泉甚至开玩笑,说自己是“互联网时代的深度参与者”。 “互联网金融,金融才是核心,风控才是王道,”宋明歌称,医美行业盲目涌入太多“心浮气躁”的互联网从业者,他们对金融,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导致行业滑向深渊。 很多平台,是为了急速冲量,做大市场规模,迎接“下一次融资”。 “这套互联网流量的玩法,真的不适合金融,”宋明歌称,行业中很多平台的通过率,高达80%——这无疑是对风险的藐视和亵玩。 “一些我们平台审核不通过的单子,一些风控松的平台直接过,”宋明歌称,有一些客户,甚至故意将其他平台放款的截图发给他,“寒碜我们”。 宋明歌把这些平台,称为“专业打脸的,打得我们脸,pia pia的”。 但市场是一个逆向选择的过程:如果一个平台更好骗,骗贷者自然就会涌向这里。 他们又能撑多久? 截至目前,行业十分之三的平台,黯然消失,再无音讯。一些消费金融平台,也悄然关闭旗下医美分期业务。 2016年3月让杨泉进入这个行业的平台,只运行了2个月,就默默关闭;某大型消费金融公司,也安静地关闭了北京区的医美分期业务…… 宋明歌一直在思考,这个行业真的就要如此溃烂下去吗? “很多医美骗贷难以立案,是因为很难取证,除非用户愿意配合,”宋明歌称,某些医院,已开始被经侦盯上。 一旦证据确凿,就可以“杀鸡儆猴”。 而这个过程中,用户是否配合,变得极为关键。 易美健正在搭建“医美分期法律援助平台”,试图团结用户,共同将骗贷产业链的一串人揪出来,将利益返还。 而另一方面,监管也需要紧跟其上。 两周前,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表示,严禁业内与无资质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医美消费贷款业务。 在上海,一些不正规的玩家,被强制出局。 业内一片叫好。 监管和司法辅助而上,肃清搅乱市场的玩家;各个平台提高风控,进入良性竞争,这个行业才有可能,慢慢爬出黑洞般的骗贷深渊…… 结尾 “我们高估了人性,低估了人的欲望,”如今,很多从业者感慨。 但是,不要试图用商业去考验人性——坏的规则,才会诱发“人性之恶”,应该用机制去遏制“恶”的溢出。 在环环相扣的疯狂产业链中,一些平台急速冲量,风控缺失,打开了“恶”溢出的源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卡贝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