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治理之后 AppStore国区付费榜的真面目
厂商为了流水购买榜单排名,产生了需求;刷榜公司为获取收入研究算法,平台方治理,冲榜费用上升,厂商为获取榜单位置投入更多资金,刷榜公司越喂越肥,技术力持续上升,削弱了苹果的控制权。结果刷榜公司做大,更充裕的资金、更快的算法研发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链。 这种形式像保护费,当刷榜者对榜单排行占据主导权后,就甩开苹果,成为了排行榜的实际拥有者,再越过作为平台方的苹果,向厂商收取“曝光费用”。这背后既有苹果的反应不及与力不从心,也有资本热潮中厂商的非理性消费助推,更多是流水压力下中国市场揠苗助长的常见做法。 然而进入 2016 年后,资本开始退潮,厂商宣发预算下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另一边,苹果将关注点落回排行榜,人工治理与算法调整从短期治理变为长期运营,刷榜者地盘收缩,刷榜效果逐步削弱。 新的榜单排行给了中国区 AppStore 一些可能性,即使畅销榜依旧有大量刷榜应用存在,另一部分刷榜应用则徘徊在下载榜后列伺机而动。 畅销榜动作较小的背后会有一些原因,首先不能否认的大前提是——苹果对榜单进行调整本身是商业驱动的运营行为。和另两个榜单相比,苹果改变畅销榜排位的动力相对不足。根据 AppStore 分成相关规则,无论畅销榜刷榜应用自充值额度有多少,根据三分之一的分成比例,付费刷榜付出的钱进入苹果腰包的油水比免费榜和付费榜高得多。对于这部分损失,苹果似乎更愿意通过治理内购付费退款来弥补。 今日榜单与15年都有《永不言弃》和《世界2》 和畅销榜相对的是免费榜与付费榜在算法调整和人工审查的压力下成本激增,这当中蕴含着一点点希望。在过往的日子里,因为存在大量刷榜应用,作为产品影响力具象化体现的榜单,不论是付费榜、免费榜,还是畅销榜,在充斥大量刷榜应用的时期,都失去了本应具备的参考价值。当苹果投入资源治理榜单后,这种治理背后蕴含的另一层逻辑是参考价值的复苏。 当前 AppStore 拥有的三个榜单,当一个榜单具有足够真实性时,寻求公信力的用户自然会向这个榜单聚集。此消彼长,刷榜现象猖獗的榜单将面临公信力榜单挤兑,自身价值持续下降,进而失去刷榜价值——也许会成为刷榜现象的一个解决办法。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不一定是必然结果, 换个角度看,榜单公信力上升后,自然会面临新一轮刷榜——这种无奈的必然规律,似乎也说明榜单治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裸泳者的短裤 产品层面恐怕也没人想到,潮水退去,裸泳的人一哄而散时,留下的竟然是空荡荡的海滩。清理掉免费榜和付费榜虚假繁荣的下载量之后,中国苹果手机玩家能玩的东西的东西仍然不算多。 从去年 12 月开始“霸榜”的一系列游戏,大多是在国外市场已经得到验证,具备获取长期热度的大厂产品。盘踞付费榜整整一个季度的《杀手:狙击手》是 2014 年上架的老游戏,《杀手》质量固然过硬,《Minecraft》固然在某种意义也以刚需的状态证明了网易买入中国代理权的正确性,然而它们都是老游戏。 《Minecraft》内测一码难求,但不妨碍 AppStore 国区大卖 国产游戏凤毛麟角,但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虽然稀少,难得排行前列的国产游戏:《荒岛求生》《不思议迷宫》和《地下城堡》却也能代表某种趋势,这些玩法偏向单机、偏轻度、拥有丰富内容填充的游戏,在“已被验证热爱氪金付费游戏”的中国玩家中仍旧具有坚挺的市场。 所以归根结底也不是没有好事。起码从“玩到更多好游戏”的角度看,更“自然”的榜单“用质量说话”会更容易一些,也能给那些手头相对拮据,拿不出太多刷榜钱的优秀游戏开发者们一点点“自然增长”的机会。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