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顺游网_765游戏网 (https://www.765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公会资讯 > 正文

王石谢幕:他的“斗争”与他的时代

发布时间:2017-08-29 17:46:22 所属栏目:公会资讯 来源:棱镜
导读:34年前,王石只身从广州南下深圳,第二年建立万科前身企业,34年后,66岁,他从万科退休。 2017年6月21日,这天一早,王石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张自己攀登珠峰时郁亮专程来探望的合影。配文宣布“万科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

34年前,王石只身从广州南下深圳,第二年建立万科前身企业,34年后,66岁,他从万科退休。

2017年6月21日,这天一早,王石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张自己攀登珠峰时郁亮专程来探望的合影。配文宣布“万科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时,已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从当初我们放弃股权的那一刻起,万科就走上了混合所有制道路,成为一个集体的作品,成为我们共同的骄傲。

“这次是王石主动让贤”,一位万科集团的人士称,在此前的近半年,他周转于世界各地,忙于慈善与赛艇。

万科亦公告称,已收到深圳地铁关于万科下一届董事会名单,提议增加董事会换届临时提案,拟提名郁亮、林茂德、肖民、陈贤军、孙盛典、王文金、张旭为第十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康典、刘姝威、吴嘉宁、李强为第十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解冻、郑英为万科第九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万科本届董事会已通过这一决议。

若再无意外,万科自此完成这家企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掌舵人交替。

“主人翁”

26年过后,阳光100集团行政总裁林少洲依然清楚记得与王石的第一次见面,他说“那个眼神跟刀子似的”,“坐下来一声不吭,翘着腿,上来就跟你斗眼”。林少洲曾在万科工作10年,官至万科北京公司总经理。

“有时候他会一言不发盯你20分钟,他就想通过这个搞清楚、甄别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想要害我的人,还是有什么其他动机”。

那是1991年,王石40岁,彼时,在深圳市罗湖区和平路50号那座灰红色的万科三层总部大楼里,他被称作“王老虎”。刚刚结束一段11个月的铁窗生活,他连写字都会微微颤抖,但满身的“尖刺”依然锋利无比,“特别凶、特别威风凛凛”。

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王辉,系新中国开国上将王震领导三五九旅时级别较高的下属,母亲是游牧民族锡伯族,在往后,王石常将自己“野性的精神”归因于此。

王石建立并掌舵至今的万科,从贸易起家,经销科教仪器、也曾一度拍过电影、甚至以经营商业零售与饮料为主业,1988年才在深圳拍得第一宗地块得以进入地产行业,并在随后最终以房地产作为主业,2012年,万科成为全球销售金额最多的房地产开发商。

那些年代随同王石一起创业征战的万科元老们眼里,王石做企业不求财,但就是要做一把手,“其实他的事业起点是很高的,他就是想有自己的舞台,自己的天地,他要说了算,而且还想通过这条路去证明他自己“,林少洲说“可能他不想老是被别人介绍说这是王什么的女婿”。

1984年9月,在深圳建设路1号,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建立开张,王石任经理,这也是万科的前身,主要业务是从香港进货,向内地倒卖摄像机、投影机等教学器材。这一年,在首都北京,柳传志和几个技术男创立了他的联想集团,在黄海之滨青岛,张瑞敏野心勃勃的将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改名海尔。

但是,在深圳,王石创立并担任一把手的这家贸易企业几乎全部业务都要倚仗于名义上的母公司、当时在深圳官商一体的最大国有企业“深圳特区发展公司”(后简称“深特发”)。

“资金是他自己找来的,他只是挂了一个红色的帽子,就挂了一个(深特发)名字,登记的时候写的国营企业,然后就完了,你姓成了别家的姓就别想改了,你身份证是这么写的”,一位早年亦曾在万科工作过的人士向腾讯财经回忆。

直到1987年12月1日,一场在深圳会堂举行的国土有偿使用权拍卖会进入了王石的视野,一家房地产公司以525万元的最高价获得了一块8588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拍”。

第二年,王石即亲自到场举牌,万科以当时2000万元的天价在深圳拍得威登别墅地块,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但直至1991年,论体量,那时候的万科在深圳本地都不算什么亮眼企业,而却吸引了诸多北大、清华、复旦的“高材生”,他们颇有情怀,不论专业出身,只要愿意,在万科均被一概录取,而王石亦给他们足够的空间“指点江山”。

“王石特别有那种主人翁的精神,经常讲话就像很多跟国家领导人讲话似的,不像一个商人和老板,他喜欢站在国家和政治的层面讲问题”,林少洲说,“其实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很多人不了解。”熟悉他的人说,他的“主人翁”意识是因革命家庭给他带来的“红色血统”。

当时已在中国东北城市大连地产行业已显山露水、后来荣居中国首富的王健林说“万科我什么都不服,就服敢用人,二十多岁,就敢用作一方诸侯,在万达起码三十多岁我们才敢这么用”。

“他很放权,他对下面的人特别信任,用人特别大胆,用谁,就把权力给你,他很敢信任,这是王石身上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林少洲说。

上述早年在万科工作过的人士说,虽然当时万科是深圳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但是上市后股价曾长期跌破发行价,开个股东大会,董事会成员们得先想好小股东闹场子了从哪个门撤出去。

但是,林也提到王石对人的出身很敏感,这是他跟当时其他深圳草根企业家的区别,“不管你是北大来的还是什么,他对你的学历很敏感”。

他最在意的“名”

像一头发怒的狮子,随时摆开阵势和对手撕咬个你死我活,在万科早年的那些员工眼中,不被“王老虎”撕的只有一群人:那些在《万科周刊》上写些酸溜溜文章的书生们。

一位早年曾在万科做会议记录、后来成为万科一方“诸侯”的万科原高管回忆,在1995年,脾气有所收敛的王石唯一一次在总经理办公会上跳起来拍桌子、发脾气的是因为《万科》周刊。

这家万科内部刊物在当时已创办三年,在随后的很多年中,直至今日,它仍是万科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几任主编在往后都成为了万科重要高管,比如后来履任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的丁长峰、北京万科总经理林少洲。

这位人士描述,在这次总经理办公会上,时任万科常务副总经理突然发难,批判《万科》周刊,他直言“我们是一个企业,办这些酸溜溜的东西干什么?能当饭吃吗?每天花这么多钱,养这么多文人、酸秀才在这里干吗?!”,其他两位副总经理点头赞同附和。

未料想,王石一听怒发冲冠,拍着桌子站起来,“我在他身边当时4年了,我从来没见过他拍桌子,即使讨论几个亿的担保怎么收回来,但就是这件事,拍着桌子站起来”。王石对几位副总经理咆哮“一帮优秀的年轻人为了这份刊物呕心沥血,连续加班加点,为万科挣得了巨大的荣誉和无形资产,你们身为老总,不但不支持,还说风凉话,我作为万科的董事长、总经理,一定要在我职权范围内给《万科周刊》全力的支持”。

事后回想,这一年之前,挂在王石身上唯一的标签是“深圳地产商”,而这一年之后,他有了更多元化的身份:登山家,他一路攀登,直至登山珠穆朗玛峰,这些也造就了王石与万科的“名”。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