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企版图2017Q2研究报告:IP游戏成为核心
截止到2017年6月,据游企版图数据统计,一共有2409款新游被收录。通过统计可以得知在Q2中,最畅销的游戏依旧是棋牌类游戏和RPG游戏。 今年年初昆仑万维对闲徕互娱、天神娱乐对乐玩网络的两桩天价收购案,以及近期的边锋网络10亿元收购天天爱棋牌引发了行业对棋牌游戏尤其是地方性棋牌的关注,曾经有一段时间“棋牌风口说”甚嚣尘上。不过随着房卡模式的普及,其负面效果也逐渐显现,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广电总局此前曾出台政策规范地方性棋牌游戏的发展,令其热度有所冷却。不过从版号数据来看,棋牌游戏过审数量不仅丝毫未受影响,5月更是有所增长。 但从其他数据可以看出,RPG游戏和SLG游戏在下半年应该会得到不错的发展。由于版号审核的速度加快,以及市场细分品类越来越受重视,游戏厂商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创新上。 IP游戏强强联合价值高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竞争在日趋激烈的同时行业进入门槛也在不断拔高。在目前的市场中,精品垂直细分品类的深挖与IP游戏化合作是主要方向,而在一些相对成熟的细分类型上,产品也进入了IP化发展。作为游戏增长助力的IP效应仍在发挥着作用,“IP红利”尚存价值洼地。根据渠道数据显示,新上线游戏中IP类游戏产品占比超50%,特别是一些经典端游及动漫大作IP类产品表现突出。市场对IP的认知与利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IP的运作经营也更加成熟、专业以及粉丝化。 游戏行业已经进入了后半场,IP产品也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特别是那些拥有高认知度和大用户量的IP更是受到了追捧。而美剧、英剧在国内也有着非常庞大的受众群体,但针对这部分群体的游戏产品却一直少有开发。或许这将是下一个行业新的潜在机会。在游戏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IP的跨界价值与打通壁垒的桥梁作用。影游联动,漫游联动以及文游联动成为了游戏厂商新的关注点。 独立游戏崭露头角市场热 随着2017年Q2的收官,各大游戏厂商也先后推出了支持独立游戏的计划,在4月下旬,腾讯就曾公开表示过将帮助“独立游戏开发者来孵化和培育更多有特色的移动端产品”。在随后,网易也宣布将加大对独立游戏的支持。还有最近中手游推出的“拿手好戏”独立游戏扶持项目。越来越多的游戏大厂看中了独立游戏这块尚待完善的蛋糕。 从去年游戏版图统计的数据看,中国的独立玩家数量已经达到了1.5个亿。其中一些头部游戏《我的世界》、《钢琴块2》等游戏表现的尤为出色,用户数量都达到了千万级的水准。可以看出,独立游戏正在逐渐的被国内游戏玩家所接受。由于独立游戏普遍装载体积小,操作门槛低,已经产品本身创新性高,玩法风格多样等多个有点让许多被传统游戏同质化的玩家所追捧。 根据游企版图的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各大厂商推出了多款独立游戏,其中包含腾讯的《纪念碑谷2》,网易的《我的世界》,还有东品游戏的《这是我的战争》等游戏可以看出。大厂商都开始逐渐布局独立游戏,并且有越做越大,越做越精的趋势。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各大厂商开始布局独立游戏的运营。但多数的独立游戏还是存在变现困难的问题,需要各大独立游戏人考虑游戏的未来发展和规划。 随着这些大厂的介入,独立游戏产业链将有机会获得完善。在保持独立游戏有限商业化的前提下,这些大厂可以通过IP培养、用户资源与数据累计等方式,挖掘独立游戏潜在价值,并可借助独立游戏低成本的特点进行市场试错,实现与自身原有业务的互通,进而解决独立游戏的生存难题,推动独立游戏发展。 总体而言,从技术革新方面来看,2017年Q2国内游戏技术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VR技术和H5游戏开发体系的愈发完善,Q3季度乃至之后的游戏行业将会得到一次比较大的技术冲击。从市场大环境看,新一波的IP游戏会大量的涌入游戏市场进行博弈。从已经上线和将要上线的IP游戏看,大厂对于IP的开发程度会相对高一些,同时他们的IP游戏作品也会相对精致。但这并不代表小厂商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毕竟现在对于IP游戏产品的市场节奏,已经从单一的游戏营销转变为更加复杂的联动模式,影游联动的推广方式也将更为常见。如何利用好IP的价值和粉丝成为了各个IP游戏厂商关心的重点。从公司战略层面讲,Q3季度各大游戏厂商应该会围绕IP产品和独立游戏进行布局,从而做到市场细分品类以满足玩家对于游戏的需求。一个健康的市场,必定是各安其位,因为玩家需求始终是多元化的。 相关阅读: >>中国游企版图2017Q1研究报告:游戏产业机遇透视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