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之惑:昔日曾比肩腾讯如今转型四处碰壁
早期的迅雷,依靠“盗版”和“色情”积累了大批用户,可以说在2011年达到巅峰,占据了中国下载软件市场78.7%的份额。但是,正是因为迅雷培养了互联网用户下载盗版和色情资源的习惯,同年的IPO因为这个问题被打道回府。 为了赴美上市,迅雷不得不进行违规版权“大清洗”,同时为了挽留正在流失的用户,迅雷必须在内容购买上投入更大成本,也就是旗下的产品“迅雷看看”。 但是,连年巨额亏损的迅雷看看,在重大的盈利压力面前,已经沦为鸡肋。国内视频网站近些年百花齐放,但是迅雷看看既没有现金储备和融资能力,也没有和上游内容行业合作的资源,早已掉队。终于,在2015年4月,邹胜龙仅以1.3亿元就把迅雷看看全部股权卖给了响巢国际传媒,甩掉了这个包袱。 迅雷的盈利模式是以加速下载的技术为依托,吸引用户购买会员等相关订阅服务。但是在如今的互联网圈,仅靠这种单一的模式很难生存。转型,成为了迅雷刻不容缓的事情。虽然甩掉了迅雷看看,但是迅雷没有放弃视频领域,而是选择了短视频和直播,尽管有了一些成绩,但是短视频领域竞争太过激烈,而迅雷入局时可以说已经是“下半场”了,恐怕是有些晚了。 除此之外,迅雷还进行了很多尝试。如收购图片处理软件光影魔术手、尝试“社交平台+资源分享”的模式等一系列举措,不过大多都磕磕绊绊,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另外,迅雷也在加强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虽然云计算、短视频和人工智能都是当下的大趋势,但迅雷的“多元化”布局,似乎总是给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感觉。 结语 对于迅雷的转型过程,有些机会的错失比较可惜。第一个机会是移动端浏览器;第二个机会是流媒体;第三个也是最大、最可惜的机会,就是手机的应用商店。当移动互联网大潮冲击PC市场后,依赖PC端通道的业务也开始大幅下滑,迅雷逐渐从一线互联网阵营中掉队。如今,这位曾经的互联网巨头,甚至不及很多初创的独角兽企业。 岁月是把杀猪刀,不仅是形容人的变化,同样适用于互联网行业。如今整个下载工具市场的衰落,并不是因为服务商们做得不好,而是这个时代不再那么需要它们;淘汰它们的不是用户,而是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