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为何被遗忘 “芬兰的迪士尼”为何失败了?
相信自己能够成为迪士尼的人太多了,而Rovio的例子足以说明,为什么过度使用一个所谓的IP的结局并不会太好。 5年前,Rovio还相信自己能靠《愤怒的小鸟》成为下一个迪士尼。 如今还有1个多月,《愤怒的小鸟》大电影就要上映,但它的游戏早已无人问津,电影成了这家公司的最后一搏。但这是一家游戏起家的公司啊,电影真的可以挽回局面吗? 或者我们可以换一个问题,一个当年看起来超级厉害的IP(这个娱乐圈热词你可能还是不知道,它是知识产权的意思),为什么没有带来一个超级厉害的生意?哪里做错了? ![]() “《愤怒的小鸟》的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以及续集的潜力让Rovio拥有了自漫威之后整个娱乐行业中最令人激动的前景。”说出这句话的人叫做David Maisel。他曾经是漫威娱乐的CEO,担任过《钢铁侠》等电影的监制,还主导了迪士尼对于漫威的40亿美元收购案。2011年,他加入Rovio成为特殊顾问,这是他在入职的时候放出的豪言壮语。 然而,五年后的Rovio却陷入了财务困境。当地时间4月6日,在最新的2015年财报中,Rovio报告了连续第三年的营收下降,1.42亿欧元的收入比起去年下降了10%,亏损额达到了1300万欧元。 《愤怒的小鸟》没有像钢铁侠一样风靡全世界,Rovio的迪士尼梦也破碎了,即使这款游戏曾经头顶着“10天内实现1000万次付费下载”、“上架两个半小时内登上App榜首”这样耀眼的光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Rovio对于《愤怒的小鸟》的重视说明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IP的重要性的公司。 IP开发的标杆就是迪士尼。它能够从一个形象、或者一个故事出发,继而开发出电影、电视、乐园、衍生品、游戏和各种跨界合作。这个模式本身没有什么错,迪士尼在过去十年中从危机中走出,并且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娱乐公司的故事就是一个绝佳的证明。 迪士尼的成功看起来如此容易,以至于这个行业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生出了这样一种幻觉——“我可以成为下一个迪士尼”。但这本质上是一种泡沫。 ![]() 就像Rovio在过去五年里的发展经历所证明的,如果没有足够深厚的底蕴积累,过分依赖IP,并借此建立一个商业帝国的想法仍然过于冒失了,即使这个IP曾经和《愤怒的小鸟》一样风靡全球。 2003年,Niklas Hed,Jarno Vakevainen和Kim Dikert这三名来自赫尔辛基科技大学的学生成立了Relude(也就是Rovio的前身)。在为像Namco和EA这样的大型游戏厂商做了许多挺受欢迎的外包游戏以后,Rovio决定自己开发一款好玩的新游戏。 2009年,在经过八个半月的研发之后,Niklas Hed把这款游戏拿给自己正在准备圣诞大餐的母亲,带着魔性表情的小鸟自杀式袭击绿皮猪的故事瞬间征服了这位以前从来不玩游戏的女士,以至于她把烤箱里的那只圣诞火鸡彻底遗忘了。 我们不知道那一年的圣诞,Niklas Hed和他的家人有没有吃上一顿大餐,但《愤怒的小鸟》真的火了。2011年的一份统计显示,每一天全世界玩家花在《愤怒的小鸟》上的时间超过2亿分钟。截至2015年7月,《愤怒的小鸟》和各种衍生游戏的下载量累计超过30亿次。愤怒的小鸟和绿皮猪成为了世界上最有辨识度的形象之一。 Rovio也从中获益匪浅。2009年,Rovio的市场估值约为10亿美元,到2011年它的估值已飙升至90亿美元。Rovio的名声在这几年间迅速打响。在芬兰这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Rovio让人们看到了继诺基亚之后的新希望。 不过,Rovio想做的远远不止是游戏而已。2011年7月,这家被芬兰人寄予厚望的公司改名为“Rovio Entertainment”。这个名字展现了Rovio的雄心壮志,他们想从一家游戏公司转型为娱乐公司,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芬兰的迪士尼”。 但Rovio手上只有一张牌——《愤怒的小鸟》。相比起迪士尼拥有的几百个著名的角色、形象、以及故事,《愤怒的小鸟》是在太过单薄。然而,这款游戏在短期内获得的巨大成功蒙蔽了Rovio的判断力。 “我曾经担心《愤怒的小鸟》只是一个短暂的热潮,但我现在不再担心了。《愤怒的小鸟》实在是太成功了,很难想象它会就这样消失。”在2011年福布斯的一篇报道中Niklas Heds说到。 一开始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此前在漫威取得巨大成功的David Maisel的加盟看上去也让《愤怒的小鸟》大电影有着成为《钢铁侠》的潜质。 随后,《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也开业了。距离游戏大热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首个主题公园就于2011年冬季在芬兰坦佩雷市(Tampere)的游乐园内开始动工修建了。仅仅过了半年左右,这个占地差不多只有半公顷(5000平方米)的主题公园就开园了。 ![]() 按照游戏的内容和设定,公园中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鸟及绿皮猪的角色模型。走近主题公园的中心,是一个名为“儿童冒险单元”的大型攀登区域。在“儿童冒险单元”周围,还有12项以游戏为主题的娱乐设施,以及产品商店和主题餐厅。尽管与游戏内容都密切相关,但这些娱乐设施的功能和其他游乐园的项目实则大同小异。无论怎么看,它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儿童乐园,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了设施上贴了一些愤怒的小鸟的装饰而已。《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看起来还是太过简陋,根本无法与迪士尼乐园媲美。 增长最快的还是衍生品的收入。通过和超过500个授权商的合作,消费品成为了Rovio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12年,Rovio的衍生品收入达到8700万美元,比前一年增长超过三倍,占到了当年总收入的45%。 中国这个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也成为了Rovio的目标。Rovio早在2011年就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并计划在中国开设零售专卖店及建立《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公司不仅计划在2012年的七月开设上海、北京两家零售店,还希望这个数字能在2013年能扩大到上百家。一个简单的对比是,迪士尼也只是在2015年才在上海开出了自己的中国旗舰店。 对于即将直面对抗的强劲敌人,也就是中国市场上那些印着“愤怒的小鸟”LOGO的众多山寨产品,Rovio却并不感到惧怕。 Rovio的CMO Peter Vesterbacka大方表示:“如果没有人复制,那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关心我们的品牌了。”他甚至还这样说道:“来年,我们的愿望就是成为中国被山寨最多的品牌。” Rovio中国地区的总经理PaulChen也坚信着,一旦中国的粉丝有机会、有渠道能够买到官方正品,他们是会去购买正品的。“这是一个需要教育的过程。” 小鸟为何被遗忘,“芬兰的迪士尼”为何失败了? 回过头来看,2012年是Rovio发展历程中最狂飙突进的一年,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年,一年间,Rovio的员工数量增长了几乎一倍,营收也较2011年同比增长了101%。 不过,Rovio以及《愤怒的小鸟》的辉煌到此就全部结束了。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