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游上瘾防火墙 人大代表建议:分级制 宵禁制
![]() 【数据】 青少年触网年龄日益提前 据《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当代青少年触网年龄日益提前,超六成青少年触网年龄在6-10岁。《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认知、态度、行为的研究报告》则显示,超七成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近四成学生曾因网络游戏与父母发生争执。 【案例】 当代青少年游戏成瘾群像 据报道,今年寒假,武汉一位妈妈为防熊孩子沉迷游戏,每天背着二十多斤的背包上下班,包内装有电子手表、iPad等各类电子设备;与这位母亲相比,河北一位父亲则未能“防患未然”: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因沉迷游戏,身体素质日益下滑,上楼都需人搀扶,“身体还不如六七十岁的老人”。 【现象】 电竞成网游上瘾借口? 如今,各种教育类、作业类APP鱼龙混杂,或插入游戏页面链接,或直接内置游戏中心,令青少年过早接触网络游戏;此外,有专家指出,80%的网瘾少年都曾有过成为电子竞技选手的梦想。这种种现象,令不少青少年或以学习为由、或以电竞为名,堂而皇之地接触、沉迷网络游戏。 【利弊】 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青少年沉迷网游绝对有害:视力下降、身体变弱、学习下滑……且数据显示,近三成青少年曾遭遇网络暴力,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网游已成为青少年群体的社交语言,不懂网游容易受到孤立,《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认知、态度、行为的研究报告》也显示,成绩较好的学生,接触网游时间反而相对更早。 【措施】 建立游戏分级、网游宵禁制 针对青少年沉迷网游问题,有人提出建立游戏分级制,按照玩家年龄和游戏内容,将网络游戏分为不同级别,限制青少年接触对其成长有害的网游;此外,也有人建议推出网游宵禁制度,在0:00-8:00之间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服务,同时设立专门的“网警”,对游戏服务商进行监管。 【最新】 游戏产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多次强调这是腾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去一年,国家对游戏产业做了比较强的监管。我们过去也借助这个机会,苦练内功,把很多系统建立起来防止青少年游戏成瘾。虽然说在全球是最早做这个事情的企业,但因为我们在全球也排名第一,所以肯定有责任和义务率先探索规则和实践。” 【大咖说】 ![]() 陈海仪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 青少年沉迷网游有多方面原因,缺少父母关爱、学习压力过重等都会令学生产生逃避和抗拒心理。此外,网络游戏已成为当代青少年的共同话题,不懂网游就可能意味着社交上的失败。 因此,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善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立法保护环境。比如,建立一个共享信息平台,宣传电竞行业常识、网瘾戒除方法等,令家长与学生对网络游戏有更理性的认知。 ![]() 于欣伟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大学副校长) 首先,应建立第三方网游监督或评价机构,打造真正基于民间力量的网游评价中心。 其次,可组织学校或家长开展游戏评价活动,禁止有害游戏向未成年人开放,并在整个游戏行业中推行实名认证制度,健全网络举报制度。 此外,还应持续开展“绿色网络校园行”等宣传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科学选择健康游戏。 ![]()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促使青少年科学使用网络游戏,并保护其网络权益,需要政府、学校、教育机构、家庭、企业、第三方平台等方面各司其责,实行社会多元共治。 对政府来说,要更好地监管行业和企业行为,推出更多保护青少年的措施和政策。 对互联网企业、游戏开发商来说,要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敢于牺牲一定的流量、用户规模和商业利益,在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对学校来说,要积极引导。 对家庭来说,家长应该是青少年网络游戏监管的第一责任人。 ![]() 明宗峰 (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建设传播联盟常务副秘书长) 目前,很多游戏生产企业利用虚拟货币手段疯狂吸金,使未成年人在游戏中过度沉迷、过量消费。因此,取消利用虚拟货币实现利益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此外,希望通过学校组织建立家长与学校协同监管的联合防护体系,面对广大学生、家长开展更多相关公益讲座,并建立网络游戏社会评价系统,将网络游戏引向良性发展轨道,营造绿色的网络游戏环境。 ![]() 钟景迅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解决青少年沉迷网游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制度上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使其远离网游。从国外经验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青少年学生都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和活动。 在美国,青少年学生在周末可以从事种类丰富的体育活动,许多赛事除了比赛外还需要不少业余时间去锻炼,这可以让参与其中的青少年学生不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还能健身强体、娱乐身心。在日本,学校、社区与家长都会大力推广经典阅读计划,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爱好和习惯。 因此,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网游上瘾现象,也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社区协同工作,为青少年学生建立丰富的业余闲暇活动,以优质的课外活动与生活去引导青少年学生。 ![]() 朱悦进 (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 ) 多年来,网游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已是不容置疑的社会问题,对此,许多家庭都有惨痛的教训。这方面,单靠学校和家长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化解,比如给游戏评级、设定门槛,尤其是那些不适合青少年玩的游戏,制作方或网络平台要承担提醒与警示的责任。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