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顺游网_765游戏网 (https://www.765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国外资讯 > 正文

告一段落:维旺迪的游戏公司收购之路

发布时间:2019-03-26 09:59:17 所属栏目:国外资讯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早在2018年3月,维旺迪就与育碧达成协议,不再购买育碧股份,并将逐步出售已持有的股份。到2019年3月5日,维旺迪终于售出了持有的最后一部分育碧股份(约占总股份的5.9%)。 “维旺迪”这个名字在游戏圈内早已声名远扬,不过,扬的却是恶名:作为本身并不

  当时,育碧拥有“刺客信条”“彩虹六号”“舞力全开”“飙酷车神”“波斯王子”等系列知名游戏,“兄弟公司”Gameloft在手机游戏领域也是全球领先,在一段时期内曾经被许多玩家和媒体视为最好的手游公司。但是,在资本的力量面前,这样的游戏界巨头连自保都极为困难。

不管你对育碧旗下的哪些授权最念念不忘,“刺客信条”总是如今知名度最高的不管你对育碧旗下的哪些授权最念念不忘,“刺客信条”总是如今知名度最高的

  2016年5月,维旺迪对Gameloft的控股超过50%。6月,原Gameloft董事会集体辞职,这家世界级手游公司就此易主。此时,育碧却更受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育碧会不会是下一家被维旺迪收购的游戏企业,当时,维旺迪已经持有育碧17.7%的股权。

  维旺迪对育碧的收购属于恶意收购。恶意收购的特点是绕过对方董事会,直接采取收购行动。早在2015年,维旺迪就曾购入了育碧6%的股权,当时育碧的CEO Yves Guillemot就表示不欢迎维旺迪的介入,将尽力保证公司的独立性。维旺迪则无视育碧董事会的态度,继续增持育碧的股票。

  到了2016年9月,维旺迪的持股(23%)已经超过了控制育碧的Guillemot家族(19%)。不过,在9月底的育碧年度股东大会上,Guillemot家族的Yves Guillemot仍然获得了65%的支持率,连任了CEO一职。

  有趣的是,在股东大会前,育碧做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强调独立的重要性,尤其是建立了“weare.ubisoft”网页,网页上特意对比了动视暴雪在脱离维旺迪后的股价变化。直到现在,你仍然可以访问这个页面,其中部分数据已经更新。

“人家出来过得多好,你们可别想着进去啊”“人家出来过得多好,你们可别想着进去啊”

  维旺迪在2016年没有获得董事会席位,这是育碧的一个胜利,不过,危机仍然存在。国内外的报道都极为关注“30%”这个数字:如果维旺迪持股数超过30%,就需要对其他持股者发起要约收购,而这极可能改变此前的形势。

  当时,许多国内媒体将“要约收购”表述为维旺迪的“主动要约收购”,这是不正确的。事实是,一旦股权占比到达30%,维旺迪就必须发动要约收购。

  要约收购是一种公开的股权收购方式,分为主动与强制、全面与部分的不同情况,在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下,内涵也有所不同。在持股超过一定比例后,主动的要约收购只是表明这家公司已经有了发起要约收购的前提条件,但是否真的收购,公司可以自行决定。法国的要约收购则属于强制要约收购,一旦持股到达30%,收购方必须对其他所有持股人发出报价,这一报价在法国《公开要约收购法》规定的范围内来决定,其余股东可以选择是否出售手中股份。

  要约收购的出现,原本是为了保护中小型股东的利益。因为协议收购、间接收购等方式,往往都是在大股东之间完成,小股东往往蒙在鼓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容易蒙受损失,而要约收购的条件(持股达30%)往往意味着公司将有重大变化发生,这时强制的要约收购,能够让中小股东在一个合理的价格下选择是否“离场”。

  恶意收购的目标是为了绕过董事会而获取公司的控制权,而要约收购这一形式恰好方便购买零散的股票,所以,对于维旺迪来说,在育碧高层抵制它的情况下,一种强制的要约收购恰好是帮了它的忙,能够让它顺利完成收购。其实,它购买Gameloft就是采用的此种方式,也难怪在其持股日益上升的时候,所有媒体都盯着“30%”。

  于是,“30%”俨然成为了育碧的生命线。

  除了“一致对外”,还另有外援

  在维旺迪收购育碧的事件中,董事会、员工、玩家们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了一起。

  董事会的态度已经说了不少,育碧的员工们看上去也不希望自己的公司被收购。许多员工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表明自己的态度;有的还自发建立了许多网站,例如名字十分直白的“weloveubisoft.com”。或许,员工们看到维旺迪会想起被裁撤的雪乐山开发部门,或者是早已不在的北方暴雪……

  玩家们的言论则更加激烈一些,不仅海外,就连国内玩家也纷纷张口闭口“F**K维×迪”,关注着事情的动态。

告一段落:维旺迪的游戏公司收购之路

  “weloveubisoft.com”网站上发布着玩家和开发者们对育碧表达支持的内容,顶部滚动播放着玩家来信,许多内容都是:“希望你们保持独立。”

  自从维旺迪开始尝试收购育碧,控制育碧的Guillemot家族也开始回购股票。除此之外,董事会还采用多个方式说服股东。上文提到的育碧2016股东大会便是他们努力的最好回报,Guillemot家族以低于维旺迪的股权继续控制董事会,这表明了其余股东了态度。

  在2016股东大会上遭到挫败后,维旺迪继续收购育碧的股票,不过,随着Guillemot家族的反击,以及在此时期内育碧游戏收获了不错的成绩,股票的价格也随之上涨。这场双方角力的拉锯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双方谁都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在最危险的时候,维旺迪持股高达27.3%,只差2.7%就能达到要约收购的标准。

  不顾一切拿下育碧并不是也许维旺迪的目标,随着股价上涨,即便是到达要约收购的标准,也很难以低价购买到其余股票完成控股。终于,在2018年3月,这场战争宣布画上句号。

  2018年3月20日,育碧与维旺迪达成协议,维旺迪将售出持有的育碧股票,除了育碧自身外,最大的买家来自于中国的腾讯集团(购买5%)以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教师退休基金会(购买3.4%)。同时,维旺迪承诺5年之内不再购买育碧股票。

  2019年3月5日,维旺迪完成了一年前的协议,售出了持有的最后一部分育碧股份,这场近4年的拉锯战就此结束。

  “5年”是终结吗?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