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game 30年兴衰史
作为主要服务于男性玩家的产品,Galgame的商业逻辑以及用户的消费动机在诞生之初就十分明确:奉沉浸式的故事剧情或恋爱体验为最高宗旨,在一款纯爱作品中,一个塑造优秀的“纸片人老婆”可以极大程度地回应玩家对于情感的精神需求。 可这样纯粹的象牙塔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写手的野心。随着越来越多的想要在Galgame载体上寄托编剧/脚本梦想的写手涌入这条赛道,Galgame开始具有愈来愈浓郁的cult气息,包括前文所述的ELF社在内,CLOCKUP、Black Cyc、CYCLET以及Innocent Grey等擅长黑暗剧情的会社发行了一大批极具邪典风格的作品。 ![]() 哪怕是《Fate/stay night》也有难以被常人接受的“毁三观”设定:不同于已动画化的Saber线和远坂凛线,改编自间桐樱线的剧场版《Fate/stay night:Heaven’s Feel》将要揭露的是该系列最阴暗的剧情——奈须蘑菇写Fate的时候可没想过它能在圈外火成这样。 ![]() 更叫人唏嘘的是,还有一些像虚渊玄、すかぢ、田中罗密欧这样的作者,抱着美好的初衷而来,希望为他们笔下的《沙耶之歌》、《美好的每一天(素晴らしき日々 ~不连続存在~)》、《CROSS+CHANNEL》赋予哲学、人生等更富文学性的主题,可现实却让这群作者很快清醒过来——这个日本PC单机时代和小作坊模式共同孕育的特殊产物,也许根本不足以承载他们的创作梦想。 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几年,轻小说迅速崛起为ACGN中一块重要的拼图N(Novel),成为动画改编的另一个IP源头,并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IP生态。恰逢此时Galgame业界严重倒退,以虚渊玄、田中罗密欧、丸户史明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剧本作者不约而同地选择进军轻小说市场,亦或干脆转行动画编剧。 ![]() 之所做出这样的抉择,是因为他们清楚地明白,未来的ACGN产品注定将是工业化、专业化制作团队的天下,而这些团队生产的产品将是更符合市场规律、拥有“短平快”特征的流水线式作品——怎样在最短时间内让用户分泌最旺盛的多巴胺,什么调性的作品能准确落在顾客的接受阈值内,怎样的产品周期可以最快回本。于是,在这条简约却不简单的商业套路下,无数“地下城”、“异世界”以及恋爱修罗场的作品就此诞生。 ![]() 而对Galgame业界来说,日益普及的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则是另一场更为可怕的“洪水猛兽”。 面对高效便携的移动终端,几乎离不开PC端的Galgame将弊病暴露无遗:首先是低效率,通关一款Galgame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这个时间成本往往是漫画、动画、小说的数倍;其次是高门槛,即使抛开必备的个人电脑,一款Galgame大作也需要8000到10000日元不等(折合人民币500元左右),这个价格相比其他文娱产品没有任何优势;最后是低可玩性,尽管也有个别厂商尝试着推出了SLG、养成、AAG等玩法,但市场中Galgame的主基调依然是文字AVG或视觉小说。 置身手游大趋势,选择积极拥抱的Galgame厂商不在少数。以国内游戏公司一乐互娱开发的《姬魔恋战纪》(R17作品)为例,该作以“重度Galgame,数百万文字剧情”和“娘化三国人物”为卖点,在TapTap上的装机量超70万,获得了9.3的高分,但通过七麦数据可以观察到,《姬魔恋战纪》在国内和日本的下载及流水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 《姬魔恋战纪》制作组或许弄错了一点,手机这个载体的成功不仅在于有效地利用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更因为所有依托于手机的娱乐产品都在这段碎片化时间内不遗余力地反复刺激用户的大脑和感知器官,令他们成为多巴胺的俘虏——典型的例子是短视频——而这显然与重在沉浸式体验和长时间情感投入的Galgame相背离。 社会认同感同样是Galgame走向移动端时迈不过去的一道坎。一份关于手游的日本社会调查问卷显示,即便是全年龄Galgame也是日本人最不愿在公共场合见到的游戏。类似的观念放之四海皆准,试问国内又有几个阿宅敢在公交地铁众目睽睽之下打开一款羞耻感爆表的Galgame,只怕尺度大一点的游戏皮肤都要藏着掖着。 ![]() Steam:从极乐垂下的一根蜘蛛丝 天无绝人之路,Steam等数字游戏平台的兴起给Galgame带去了一条更快捷更垂直的渠道,只要顾客有购买意愿,游戏厂商就可以不分国界、不分圈层、甚至不分年龄地把他们的商品兜售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一次,Gal厂商们终于卸下了他们的“偶像包袱”,转战Steam平台后,一款Galgame的价格往往只要原价的几分之一,不少厂商还老酒新装将多款旧作打包上架。种种亲民举措,让Galgame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次高光时刻。 2016年年初,一个“艹猫”的关键词在Steam平台玩家当中迅速蔓延,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认识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款Galgame,同时也让Galgame第一次在玩家层面打破壁垒。 ![]() 在熟悉Galgame的人眼中,《Nekopara》是一款再普通不过的废萌作品,老套的拟人化设定,中规中矩的人设模板,游戏的原作漫画《巧克力与香子兰》人气也只能说是不温不火,可就是这样一款在Gal圈看来随处可见的作品,却达到了它的无数前辈们难以企及的高度——截止去年4月,《Nekopara》系列总销量已突破200万,远超上古时期的全年龄大作《心跳回忆》各平台总销量,《Fate》、《To Heart2》等经典R18作品的销量只是它的零头。 ![]()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