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把游戏障碍正式定为疾病 是非争论如何评说?
而且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一些童年遭受了创伤的人,正是因为长期通过游戏来进行逃避,避免了他陷入其他的精神疾病之中,比如我就在一些论坛和微博看到一些女性玩家表示自己的原生家庭问题很多从小到大靠着游戏才度过了那些令人难熬的岁月,因此对游戏心存感激。 而且实际上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一旦过了30岁之后并没有很多时间再去玩游戏,毕竟生活中要处理的事情太多,而且对游戏的热情其实也在逐渐下降,根本没有年轻时候那么疯狂玩游戏的精力和劲头了。 另外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次世卫组织的做法实在过于离谱,这种看法认为本次ICD11将游戏和赌博并列成为唯二的成瘾性行为是严重的不公平,因为这种做法实在太过主观,毕竟现在刷社交软件看短视频甚至网购也是一种容易成瘾的事情,那么是否应该把这些也在将来列为疾病呢,而且电子竞技选手是不是游戏障碍呢?那些长期进行游戏测试的人又该如何评价呢? ![]() 牛津大学的心理学专家Andrew Przybylski也认同类似的观点,他说:“你可以随便把对游戏障碍的描述中的游戏两个字换成其他的事物,‘性’、‘食物’、‘看世界杯’。” 毕竟,在我们这个后现代社会,这个各类资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容易令人成瘾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对社会的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这个事情未来对社会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个决议混淆视听,简单的把玩游戏就等于是疾病这样的言论进行散播,制造某种社会恐慌,而且在国外,可能会出现一些家长根据这个决议将游戏厂商告上法庭的行为,而像希拉里等长期反对游戏的国外著名公众人物也更加有可以借题发挥的机会了。 ![]() 至于对国内的影响反而不大,因为姑且不论玩游戏到底会不会成为障碍或者成瘾,国内这几年就因为很多未成年人缺乏自制力玩游戏太多而引发了一些矛盾冲突,所以国内像腾讯网易等公司早就开发出了防沉迷系统,通过各种手段严格控制甚至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另一反面,此前杨永信之类利用游戏成瘾这一问题大做文章进而敛财的人在最近几年各路媒体的揭露报道之下现出了原形,那些网瘾治疗机构纷纷被关闭。 综合来看,国内现在其实是针对游戏这一争议事物找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式,一方面游戏公司尽到了自身的责任和社会义务,一定程度解决了未成年人玩游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对杨永信这类借题发挥的人进行了打击,当然最重要的是前者的行为使得后者没有了生存空间,毕竟游戏公司自己都已经限制了未成年人去玩游戏,那就不会出现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网瘾治疗机构的情况了。 ![]() 结语:不难看出,世卫组织的定性还是有很多不客观的地方,引发了诸多争议,而且这些争议未来还将一直存在下去,未来各方围绕游戏是否成瘾展开的各种交锋还会非常多,这是一场持久战,如何为游戏正名化,如何反对污名游戏化,媒体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尤其是游戏媒体更加任重道远,需要发挥强大的作用,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YUAN 校对:小虫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