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利亚做游戏
这些经历与约旦开发商Quirkat的说辞几乎一致:“对一家刚刚起步的游戏公司来说,任何(麻烦)都是毁灭性的,因为全球合作关系完全受阻。即使是最简单的基础设施,游戏开发引擎也无法在一个受到制裁的国家购买到。” ![]() 几个月前,拉米兹开发的《牛油果》(AvoCuddle)成功登陆Steam,由于画风可爱、故事无厘头,节奏轻松休闲,收获了很多中国玩家的好评。但具体到销量,至今也才卖出了1000多份。 这名制作人坦言自己缺乏经验,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比如几乎没做宣传,而且发布时间赶上了夏季促销。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叙利亚境外开设一个工作室,摆脱会计和审计的工作,并尝试开发另一部作品。当然,这无法成为振兴叙利亚游戏市场的昂扬舞曲,至多也只能算是呢喃之声。 流亡者们 海外的世界,也并不见得那么美好。 2003年,西里奥(Sirio Brozzi)从叙利亚移民至美国,从游戏设计学校毕业后甚至参与过一些索尼的项目。但由于911和一些意识冲突的问题,有时只能选择隐瞒自己的国籍: “多年来,我一直隐瞒自己是叙利亚人,因为我的英语很好,经常靠‘我是意大利人’来逃避评判。” 他的家人没能一同获得移民资格,这让他感到非常内疚,因此西里奥在设计游戏时会刻意避开“烦心事”,比如战争题材的内容。他最近正在筹备的《Shot One》就是一款体育游戏,为了获得开发资金,他业余还需要通过Steam的创意工坊,制作《Dota 2》内容从中牟利。 ![]()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的那个夏天,流离失所的人越过边境,向黎巴嫩政府寻求庇护。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15年7月的数据来看,叙利亚难民的数量一度超过400万人,光是黎巴嫩就收容了117万人,这导致黎巴嫩的游戏产业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暴力活动先从黎巴嫩的北部渗透,几十人死亡的小冲突逐渐蔓延到了港口城市贝鲁特(Beirut)。 Game Cooks是贝鲁特的一间工作室,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莱布南(Lebnan Nader)透露,他们听到枪声和手榴弹爆炸都不敢离开办公室,基础设施也经常出现问题。比如下载iPhone、Android的开发工具包和库都得用上一天,网络老被切断。还总是受迫性的去观看时事新闻,浪费时间而不是去做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开发一款游戏。 ![]() 现今23岁的阿卜杜拉(Abdullah Karam),曾经也是叙利亚的难民之一。18岁那年,在即将被国家征召入伍之际,他的父母决定让他去土耳其和兄弟团聚,以此来逃避战乱。 但最终土耳其没去成,反而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奥地利。他觉得游戏是自己讲述故事的完美媒介,于是和Causa Creations工作室,将个人逃亡经历做成了名为《Path Out》的RPG,并在Steam和Itch.io上免费发布。谈到家乡被袭击和摧毁的感觉,他指着一个游戏中的场景回忆到: “这是一个非常俗气的叙利亚庭院,我的家比这里更现代一点……” ![]() 如今居住在中国的拉德说过,战争结束后,如果他重新回到家乡时,可能会开发一款以叙利亚内战为背景的游戏。但他并不关心军事推演和政治角力,而是想要挖掘亲历者的体验: “我认为新一代——我很高兴将自己和他们相提并论——我们说够了,够了。我们正在努力建设未来,我们自己的未来。” 距离叙利亚内战爆发已经过去8年,很难说这些开发者创作的游戏造成了什么巨大影响。但无论是流亡海外,还是如今仍在叙利亚扎根的制作人,他们都在用各种方式去述说祖国的故事和自己的经历。这些强烈的情感,以不同的形态被倾注到游戏之中,也成为了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录。 来源:vgtime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