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顺游网_765游戏网 (https://www.765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 话题盘点 > 正文

影视剧对于精神病的十大曲解 原来你是在用欢笑掩盖自己的焦虑、强迫和抑郁

发布时间:2016-10-19 19:38:11 所属栏目:话题盘点 来源:互联网    
导读:副标题#e# 游戏是友最爱的东西,但相信这里除了游戏爱好者,也会有很多电影爱好者吧,好莱坞电影相信一定是很多人的最爱。好莱坞钟爱精神疾病,因为这能塑造大量有趣、古怪的人物性格,使电影更具看点。可惜,好莱坞并不乐意准确刻画精神病患者,因为那样很

  4.冷静、镇定的治疗师

影视剧对于精神病的十大曲解 原来你是在用欢笑掩盖自己的焦虑、强迫和抑郁

  好莱坞电影中很多典型的精神病患者都有一个冷静、能干的治疗师,能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正确看待他们古怪的行为。这个治疗师可能会询问患者的梦想,鼓励他们追随自己的目标,或者提供建议,从而使患者获得改变人生的顿悟。这些治疗师表现出一副完美、耐心的专家样儿。然而,如果他们所扮演的治疗师是一个焦虑、抑郁的神经质,并与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或许会更准确。

  尽管这可能会干扰接受治疗的人(不过治疗仍然非常有用且十分重要),但是很多治疗师都是因自身的问题而对心理治疗产生兴趣,并深入该领域。另外,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对这些提供心理咨询的人进行检查,看他们是否有严重的精神问题。这使问题变得更糟糕,因为许多治疗师最后被患者人身攻击,或者发现病人自杀。这意味着,即使有些治疗师初涉该领域时心理相对健康,但他们会发现自己要处理的情绪方面的压力远高于一般的医生。虽然治疗师应该比普通人更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但是他们往往很难从同行那里得到适当的帮助。甚至连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这个可以进行自我辅导的人都认为,为了病人和自己,治疗师应该每隔几年进行一次自我评估。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