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手游移植到主机平台
各游戏平台之间的相互移植绝对不是什么新鲜事,除开一些平台独占游戏以外,通常开发者为了延续游戏的热度或者想在其他平台找找机会,就会选择移植这条路。 最常见的应该是就是家用主机作品移植到 PC 端这件事了,因为通常情况下,曾经的开发者都会优先优先登陆主机,以便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正版合法权益,虽然现在由于 STEAM 的兴起,PC 也成为了众多开发者的首选平台,这个就不多提了。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机能的不断强大,也开始有了不少经典游戏向移动平台移植的趋势,比如《天涯明月刀》手游、《地下城与勇士 M》等等游戏都是移植手游很好的例子。 ▍当「移植到手机平台」变成「从手机平台移植」之后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选择了跨平台移植,这个过程实际上都是非常消耗精力的。可能在普通人的认知中这是一件“更轻松”的事,但由于需要对不断推陈出新得到后续主机、手机、电脑等机能的不断摸索研究,移植工作有时候也异常艰难。比如,顽皮狗将 PS3 版本的《最后的生还者》移植到 PS4 时,付出了噩梦般的“代价”。关于这一点,小伙伴们可以参考皮皮君之前对于游戏移植中的难点一文。 相关阅读:XX游戏为什么不出手游?移植游戏的难点在哪里? 最后的生还者 除了常规认知中的平台移植如: 主机 ↔ 主机 主机 ↔ PC 主机 / PC → 手机 这些以外,估计很多人开始发现,手游也开始慢慢向传统游戏平台进行了移植。 手机 → 主机 / PC 移动端的开发相比主机 / PC来说,普遍印象就是开发周期更短,质量相对较次,相比主机 / PC来说似乎就是一种下位游戏。因此当上位游戏向下位游戏移植输出时,没有人会觉得奇怪,但如果反过来,当下位游戏向上位游戏移植时,就会引发争议了。 比如任天堂的 Switch 主机,我们这里就以一台主机的身份来看待它。任天堂曾经表示在 Switch 的生命周期内将会一直保持和独立游戏开发者们的合作,而这些开发者中有绝大一部分曾致力于开发手游,因此 Switch 上突然间就多了许多独立手游作品的移植。而这个举动则被很多玩家戏称为 ,皮皮君绝对有理由相信,除了部分玩家外,应该不会有很多玩家期待这些作品的移植吧?毕竟,曾经在手机端已经体验过的人已经不在少数。 因此对于手游移植的作品,主机玩家普遍是“看低一眼”。 玩家的调侃归调侃,但开发者们和游戏平台方似乎并不会为此停下脚步。比如,《王者荣耀国际版》就在玩家一片震惊当中登陆了 Switch。 还有原本就是更贴合手游套路的《碧蓝航线》系列了,它也被爆出将会推出 PS4 版本的新作《碧蓝航线 Crosswave》,对于新作,玩家似乎更关心的是到底该如何氪金。 从手游平台移植到主机/平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要真正实现成功的移植,无疑有两个难点要攻克: 一是游戏能否脱离手游套路,撑得起跨平台的素质, 二是主机新作能否成功从手游用户群体成功转向主机用户群体。 ▍手机平台和主机平台有什么不同? 手游能否脱离套路,成为一款合格的主机游戏,这就需要开发者自己努力了。我们主要来探讨下这“神秘”的主机平台到底和手游平台有什么不同。 首先说下用户方面,目前国内承受的游戏主机以及购买游戏软体的压力,是远远大于欧美日本的。所以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在国内玩游戏机,必须是有比较好的经济收入。而且你还必须有自主能力。毕竟游戏机不是电脑,初中生高中生没钱自己买,也不太可能说服家里人给自己买只能玩游戏的设备。而且在大城市临海城市会比较容易接触,而内陆小城市则因为种种原因比较少接触游戏主机的存在,或者没有闲钱去买。让人们产生了一种玩主机的人会“秀优越感”这种想法。 在欧美和日本,游戏机相对便宜,因此主机游戏并不是那种“社会成功人士”“经济宽裕的有钱人”以及“家里环境好的富二代”所拥有的高端游戏设备,因此属于主机游戏用户也属于普通游戏大众。 山内溥曾说过:“游戏机就是要便宜,游戏就是要有趣,因为他们不是生活必需品,买起来有负担,玩起来没乐趣,会被无情的抛弃的。”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