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拼爹拼妈拼校,我们还能从《中国式家长》中玩到什么?
【本文由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年1月30日,《中国式家长》女儿版上线的第二天,制作人杨葛一郎在知乎“如何评价游戏《中国式家长》?“的问题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我是杨葛一郎,《中国式家长》主创之一。游戏现在女儿内容也更新了,我来发表一点自己的感想吧。 虽然游戏已经上线几个月,更新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但还是有很多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因为当时人力物力有限,最初的时候只有我和桢浩两个人,所以想把游戏做得简单一些。 我们自知游戏体量和基础还有很多不足,这次女儿内容虽然更新了,也还有很多想加入的系统没来得及实现,比较遗憾,我们也会持续更新,在未来为游戏带来更多的内容,给大家更好的体验。“(对原答有所删减) 杨葛一郎在话题下的回答(点击查看大图) 自《中国式家长》上线以来,已经过去了四个月的时间,这个游戏最开始是由两个人做的。 杨葛一郎跟搭档刘祯浩从17年11月份开始了这款游戏的研发,他们从立项到游戏上线一共花了11个月的时间。 刘祯浩是策划出身,并且“非常神仙”地自学了程序。 一郎说他们一开始只是两个人的小团队,“最大的困难是工作量。“ “因为人手不足,导致我们想实现一个东西,要先考虑时间成本,有很多我们想做的都没来得及做,比如我们想做运动会,想做相亲更好的表现,想做寒假暑假。” 杨葛一郎和刘桢浩平时都是模拟经营游戏的爱好者,在立项的时候就想着做一款模拟经营类的游戏。 一郎平时玩游戏,如果是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下,他会玩《炉石传说》、吃鸡、LOL这类游戏。 但为了工作,他会有意地去玩一些养成类的游戏,像《恋与制作人》、《青蛙旅行》。 在《中国式家长》里,也有类似“恋爱”的一个社交系统,即和身边的同学培养亲密度,亲密度越高,在毕业后的相亲会上越有可能成功。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