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孤独、无助,抑郁症患者在想什么?这款游戏也许能给你答案
虽然这部游戏中有很多压抑、讽刺的设定,却也不乏美好的场景。 游戏中澄净,孤独,又美好的场景。 游戏中不断出现的钢琴声和光源,似乎是制作者内心希望的映射。 制作人到底想通过那些意识流的场景表达什么呢? 他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 制作人自己也不能确定游戏里所有东西是否都有意义。“它们更接近一种宽泛的感觉和概念,而非真实的故事。我也没有痛失所爱的经历,也许我有过几次不得已离开我最亲近的朋友们的经历,算是一种映射吧?“ 除了意识流的场景外,游戏里还有很多直接的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有一个房间里贴满了各种丧丧的句子,就像有人在你耳边絮叨,不断地在给你负面暗示。
这些一丧到底的句子,大概就是制作人对自己内心的“灵魂拷问”吧。 结局了,吗? 游戏里有一个场景,一个女孩坐在秋千上试图向玩家求助,但玩家的行动却被制作者限制了而无法选择去帮她。推测是制作者内心的自救人格,希望得到帮助,但被负面人格所阻拦。
在游戏尾声,玩家还会再遇到是否选择帮助”我“的选择,这一次的选择将会决定结局。
玩家在这里可以选择是否要上吊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果选择了结束生命就会强制退出游戏,并且无法再次打开游戏。
选择跟上吊的椅子反方向的电话,选择帮助“我”,就会通向一周目的好结局。 结局的场景是在一开始的钢琴房,房间里有温暖的光线和柔和的琴声。 制作者在墙上写了这么一段话:“这个游戏的意义由你来决定。并不是每件事都有意义,但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们可以决定它的意义。不管我们害怕什么,阻挡我们的是什么,我们依然可以做出选择和改变。”
在游戏一周目结束的场景里,还有一道门,暗示游戏会有二周目。
此外,一周目通关后桌面上会出现一张”lookfurther”的图片和一个文档。 文档里面写着”We are but dust and shadows. – Administrator”(我们是尘埃和影子。) 结尾场景里床上似曾相识的”这是个梦吗?“似乎也在暗示这不是真结局。 制作者的人格分为两个,一个是不断地在求救的自救意识,一个是不断地在否定的自毁意识。 一周目是挣扎与自救,二周目是在求生与求死中做选择,三周目是真结局,但也是最恐怖和阴暗的一个周目,推荐亲自体验,胆小的话可以选择视频通关。 抑郁症一直是大众认知里的一块盲区,很多人不甚了解或有误解,认为抑郁症只是一种情绪,甚至认为他们”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但现实情况是,抑郁症是一种生理疾病,已经影响到人的脑部结构和活动,会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以至正常生活。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有那些悲观的想法,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感同身受。 抑郁症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埋下了,你不知道它哪天会爆炸,只能试着把它埋得更深一点,并希望它就此沉默,不再爆发。 这个游戏在发布后,一些游戏主播也直播了这个游戏,引发了评论区很多有相似经历的人的共鸣。 不羡鹤川问冰凉:“很多人因为“人均抑郁”开始嘲讽抑郁情绪及抑郁症。其实我们的内心真的很痛苦,这并不是矫情。” 卡胖驻中国大使:“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得病,只是开始反感社交,讨厌人群,但跟正常人其实没什么两样。现在已经好了半年多,那种可以笑,人生有希望的感觉真的好。” 要说这款游戏本身有什么意义的话,大概也跟制作者说的那样,”游戏本身没有多大意义。“ 而游戏之外的意义,可能就在游戏直播结束的时候,弹幕上对制作人的每一句”谢谢你”。 【编辑:17173皮皮】(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