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VR产品蓄势待发,2017年VR市场随时反弹
我们应该看过多个Magic Leap这家融资超过十亿美金公司的多个华丽炫酷视频,LightField光场技术令人赞叹,LightField的普及将会解决VR眩晕最难的一道防线,但是在集成LightField显示技术或者类似技术的设备普及之前,辐辏造成的眩晕问题无法解决,这个时间可能不会少于3年。那是不是在LightField普及之前VR就难以普及、难以发展呢? LightField发布之前有适合解决眩晕的产品,LightField发布之后有适合的解决眩晕的产品,用户、创业者和资本市场担忧的眩晕问题根本不是大问题,或者说只要让用户连续使用VR超过2小时不眩晕。可以从如下方向入手:
以上4个要点是眩晕的几个最常见的原因,这些点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VR持续使用时间延长至2小时以上没有任何问题,产品设计的时候考虑这些问题,就可以把眩晕降至最低状态。 5) 解决VR内容量稀缺的产业链缺口 VR内容的本质作用是留住用户,提高用户的黏度,抢占用户的时间。 影视是单次高频消费品,能够快速引流,一个电影用户一般只会看一次就不会在看,除非是非常经典的电影,因此需要快速不断的生成新内容,才能继续占用用户时间。 游戏是高频连续消费品,但是单机版游戏用户玩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再玩,网络游戏可以把这个时间数十倍延长。 目前全景VR游戏千款左右,大部分是单机版,网络版比较少,全景VR影视视频也是数千个。全景漫游图片等软件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是VR影院和VR直播等,传统大屏影视视频有数十万,通过VR影院结合这数十万内容,可以把用户的时间横向引流过来,但是还是不够,因为影视的单次高频属性决定了尽管内容多,但是大部分属于已经被消费了的产品。 因此极维客2016年推出造大屏计划,把大屏的手机游戏、软件等等数百万的内容迁移到VR场景,而且大量的网络游戏、社交软件,因此来会最大限度的增加内容量,黏住用户,抢占更多的用户时间。 大屏内容和全景内容的比例从当前的100:1(可以更好的防止眩晕)向未来3年后的1:1(大屏内容一直都会是被市场需求的)迁移,大屏内容依靠批量快速的迁移过来,全景内容则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人力去生产或者修改,在整个市场的现金流体系未形成之前,这些都是高成本工作。 因此极维客的造大屏计划配合全景VR内容制作同步尽兴,并且设置好优先顺序以及工作比重,这会是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办法。 6) 产业链稳步发展,移动VR蓄势待发 目前硬件公司有华为、三星、中兴、TCL、Oppo、Vivo、乐视、360、小米、联想、深圳华强北等等提供优质的基础VR硬件产品,高通、ARM、瑞芯微等等芯片公司提供基于芯片的优质算法、GPU性能优化等等,操作系统有Google的Android 7.0、极维客的移动VR操作系统、第三方公司的VR ROM开源或者闭环产品,平台有3D播播、暴风魔镜、橙子VR、极维客VR世界、热播、三目VR、爱奇艺VR、优酷VR、炫镜等等,内容有VR影院+传统影视公司、创业团队开发的VR游戏和影视、极维客VR操作系统批量产生的VR内容、淘宝的Buy+等等各种优质内容,交互设备有极维客的全触屏手柄、Xbox游戏手柄、Google的单手柄、LeapMotion等等。移动VR的各个领域都早已经有公司入局,各个公司都蓄势待发,2017年VR随时都有可能反弹并再次拉升。VR的资本市场也可会向创新型技术和VR内容制作方向转变。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