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号发放全面暂停 游戏寒冬持续蔓延
相比其他领域的创业公司依靠持续融资来维持运转,游戏公司大多有较强的自我造血能力。中国游戏用户数量庞大,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游戏玩家数量超过5.8亿人,这也让游戏行业成为中国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加上游戏行业已是巨头云集,风投机构对游戏项目的兴趣日益冷淡。 一位投资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风投机构对游戏制作、游戏发行等类型的初创公司投资意愿并不强,“主要因为退出路径有限,近几年游戏公司IPO整体数量下降,不少团队基本都是维持小规模,自给自足”。 另一位专注文娱领域项目融资的财务顾问则提到,“政策监管因素加强后,今年游戏项目的融资已经陷入冰点,目前只有一些并购的案子能做。” 快速制作或代理游戏,上线后获得收入再去支撑下一款游戏,是大多数小游戏公司的生存法则,一款手机游戏的黄金期只有一年,一旦这个过程遇到长时间停滞,资金链断裂导致公司倒闭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多位游戏公司员工告诉记者,“失业”是他们今年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穷则生变,面对高压政策,游戏公司们绞尽脑汁,试图找到一条可行的缓冲道路。 据记者了解,几乎所有游戏公司今年的重点方向都转向了海外市场。 在国外,游戏上线通常不需要经过版号申请过程,更多的审核要求集中在游戏分级上。不过,监管相对宽松并不意味着就能赚到钱。 一位曾负责某大型游戏公司海外市场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海外市场也已经是一片红海,对于那些没有资金,没有渠道,没有经验,也没有团队的小游戏公司来说,无异于飞蛾扑火。 一时间,中国游戏行业出现了抢人大战。 不少大型游戏公司都有多年的海外市场经验,也培养了一批擅长海外游戏发行的团队。 一位腾讯负责海外游戏业务的执行层人士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已经收到无数小游戏公司和猎头的挖人电话,“给的职位都很高,至少都是总监级别”。 在此之前,尽管有不少中国游戏公司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中国市场仍然是游戏领域最大的金矿。对于不少游戏公司来说,选择海外发行,实属无奈之举。 那些等不及的游戏公司们也已经在试探新的路子——直接购买或盗用版号。 为了去年已经提交申请的一款手机游戏,一家小游戏公司在1.5万元的中介费之外,还额外花掉了近10万元人民币,试图打点关系,但花出去的钱没有带来任何回音。 “这款游戏我们前期投入200万元,现在只能放在那里。”该游戏公司创始人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去年收入不到1000万元,如果这款游戏上不了线,带不来收入,后面的游戏也很难做了。” 他在考虑是否要直接去买一个版号。 可以流通交易的版号,一部分来自此前已经下线或停止运营的游戏,另一部分来自一些手里有提前储备版号的公司。 手机游戏在上线应用商店时,应用商店并不会对版号做严格审核,这也刺激了版号交易。 但版号交易目前并不合法。 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法规的规定,购买、套用游戏版号,将被视为游戏内容发生根本变化,应当重新申请版号,否则,将被相关出版行政执法部门按非法出版物查处。 版号交易催生的另一个新业务是法律咨询。一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记者,今年找上门咨询相关问题的游戏公司明显增加,“游戏公司现在没别的路可走了”。 据他介绍,找到专业律所来处理,可以降低但无法彻底规避法律风险。 但仍有不少游戏公司铤而走险。据记者了解,目前想购买一个游戏版号,至少需要30万-50万元人民币,而传奇类手游的版号,价格甚至被炒到200万元以上,代理商还要额外收取交易价格20%左右的费用。 “买版号是个技术活。”前述游戏公司创始人说,首先要找同款细分类型的游戏版号,比如一款恋爱养成类游戏就不能买格斗类版号。 在今年3月之前,版号申请虽然要半年,但只要材料充分,基本都能顺利通过,会刻意囤积版号的公司很少,能买到合适的版号概率并不高。 如果能够顺利买到同类游戏版号,也不意味着就能立刻上线,游戏名需要修改,必须与版号申请时提交的游戏名称一致。更改游戏名后,游戏宣发方案也需推倒重来,一不留神就会被下线处理,或是更严重的行政处罚。 “但还能怎么办呢?海外市场早就在做了,赚不到什么钱。”前述游戏公司创始人无奈地说道。 过去六个月,中国游戏行业经历了一个最长的寒冬。可以预见的是,就算政策开放,大量游戏同时拥挤上线,单个游戏原本一年左右的生命周期也会被缩短,很难翻身。 转机何时到来? “照目前这个趋势,至少等到明年,才会慢慢缓过来。”一位版号申请中介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客户面前,他通常不这么说。一家游戏初创公司创始人致电这家中介,询问是否了解最新政策进展,得到的回复是:“我们与出版署的内部人士交流过,据说9月底就会放开,你们赶紧来提交申请,先到先得。” 类似这样模糊的传言已经在游戏行业满天飞,但官方渠道仍然没有动静。 不过,转机似乎已经出现,9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其中介绍了文旅部重组相关情况。行业人士解读,审核部门能够公布重组进度,代表距离回到正常审查近了一步。 但何时才会开放正常审批流程,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前,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被认为是新游戏审核政策的重要指导方向,多位游戏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这意味着之后对于未成年人保护、防沉迷、游戏分级、低俗内容等问题的审核,会上升到新高度。 “其实很多游戏公司的目标用户都不是未成年人,未成年群体的消费能力并不强。” 前述游戏公司创始人表示,“另外,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也会避免用户每天玩的时间过长,每天1小时左右,这样更能拉长游戏的生命周期。” 不过,他也承认,中国游戏行业确实存在泡沫,野蛮生长。 政策不会永远收紧,行业阵痛过后往往会迎来新的机会。大浪淘沙之际,一批游戏公司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新政策出台之后,新力量将重新滋生。 From:财经杂志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