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大厂出逃,Steam冰火两重天
打开《Artifact》的官网,一段关于《Artifact》的介绍赫然入目,“Artifact 由传奇游戏设计师 Richard Gareld和Valve联手开发,旨在为集换式卡牌游戏提供史上最具深度的玩法和最高保真的体验”。 ![]() 但也仅限于此了,据最新的消息显示,V社宣布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小幅度裁员,共有13人被裁,其中基本就以《Artifact》项目组为主,包括那位V社用以宣传这款产品的“传奇游戏设计师” Richard Gareld。 作为曾创作过科幻卡牌游戏《Netrunner》和机甲策略游戏《暴战机甲兵》的设计师,Richard被V社邀请参与《Artifact》的制作,并且在游戏上线后打着Richard的旗号作为品质和深度保障。 但Richard被V社裁掉了,这也预示着这款仅仅在去年11月底正式上线的游戏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被V社给放弃了。 然而对于V社而言《Artifact》的失败很重要但又不那么重要,更让G胖担忧的其实是V社的根——Steam平台如今正遭遇巨大的危机。 V社重回游戏研发,第一炮哑火 实际上,《Artifact》这款项目被放弃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只是没有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毕竟这款游戏刚刚上线不到4个月,传闻中今年还会正式上线移动版本。 但是,在今年2月份时,《DOTA2》进行了一次更新,在这次更新当中,玩家发现移除了泉水旁《Artifact》元素的牌桌和小龙发牌员。 当时,V社已经透露除了对这款游戏放弃的意思,毕竟这款游戏在当时同时在线人数已经不足1000人,甚至有的时候连100人都不到,在Twitch上观看直播的人数也不到百人。 而在这款产品上港上线的首周(11月26号到12月2号),其获得了Steam一周销量榜冠军,实时在线人数一度达到了5万人次,就在一片欣欣向荣之际,《Artifact》却迅速迎来了用户数量的断崖式下滑,并且是一滑到底。 关于这款游戏所暴露的问题,Gamewower不会去复盘,我们只需要知道的是,玩家对于这款游戏不喜欢。 而《Artifact》的这次失败对于V社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其不仅仅是V社的第一款涉足移动端的产品,同时也是V社在《DOTA2》之后时隔数年再次涉足研发领域的第一款游戏。 ![]() G胖曾公开对媒体表示,V社重回开发新游戏的轨道之上,“《Artifact》是我们将要发布的几款游戏中的第一款,所以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好消息。V社将要又一次开始产出游戏。” 在2009年启动《DOTA2》项目研发并与2013年上线之后,V社就再也没有涉足过研发领域,其重点都放在了Steam的运营上,以及和HTC一起开拓VR领域。 但V社重回游戏研发领域的第一炮就来了一个哑炮,这对于V社而言不得不说是一次打击。 游戏大厂出逃,Steam冰火两重天 对于V社而言,如果它是如腾讯、网易一般的研发商,那么《Artifact》式的失败或许会显得无关紧要,毕竟它只是众多产品当中的一个失败品而已。 然而,对于现在的V社而言,《Artifact》失败其实对于V社的打击不在于产品失败的本身,而是在于背后的意义。 ![]() 2017年,一款由韩国研发商蓝洞研发的游戏在Steam平台大火,这款名为《绝地求生》的产品为Steam带来了数量巨大的用户,尤其是在中国地区,借助这款产品的火爆,中国区的用户量甚至超过了4000万,一度超越美国,成为Steam平台的第一大用户来源。 Steam的未来,Steam的潜力,Steam的能量一时之间达到了顶点,游戏工作室们均以登录Steam面向全球为目标。 然而,好景不长的是,后来《堡垒之夜》诞生了,用户开始在Steam搜索这款产品时却发现,这款产品并未登录Steam,它是Epic Games自己发行的。 后来借助这款产品的火爆,Epic Games开始自己做起了另一个“Steam”——Epic Games Store。 紧接着,在《堡垒之夜》之后,一款叫《Apex Legends》的产品又火了,用户又开始登录Steam搜索相关的产品,由此导致一款叫做《Apex Construct》冷门VR游戏近日访问量激增了40倍。 ![]() 玩家纷纷打开钱包购买,其近期销量在短短的时间内超过了2018全年的销量,但《Apex Construct》不是《Apex Legends》,玩家纷纷在Steam页面上打出了差评。 原来,《Apex Legends》也没有登录Steam而是登录了发行商EA自己的平台EA Origin平台。 这就是当下Steam遇到的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厂商,越来越多的产品,在脱离Steam,并且同样获得了不俗的成绩,这其中尤其以一些3A级别的大厂为主。 在去年5月,在动视暴雪宣布《使命召唤15:黑色行动4》将继旗下《命运2》之后再次独家登录暴雪战网平台,而不再登录Steam后,SteamSpy网站创始人Sergey Galyonkin在Twitter曾作出评论,它表示传言称多家大型发行商将会离开Steam平台,他还在推特上提醒我们“留意育碧和TakeTwo”。 ![]() 后来,育碧就宣布了PC版《全境封锁2》将仅在Ubisoft Store和Epic Games Store上发售,不再登录Steam。而B社旗下的游戏《辐射76》同样是自己发行不再登录Steam。 TakeTwo的CEO Zelnick在对Epic Games Store上线时评论,另一家零售商不是一种干扰,零售业的竞争是件好事,它只是意味着更多的分发。 3A大厂正在逐渐脱离Steam,这是Steam当下的困境,至于愿意为何? Sergey表示很难用一两句话表示,但他说了三个主要的问题:
这或许很好的解释了B社的营销主管Pete Hines对GameSpot透露的内容,B社希望能够与《辐射76》的玩家建立“直接关系”:“老实说,当中间有一个第三方存在时,会阻碍你和玩家建立这种关系,你很难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直接联系到他们。” 而这也是为什么Epic公司CEO Tim Sweeney在采访中谈到,“通过增加更多的商店功能或是稍微更好一点的安装体验无法(在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唯有在游戏供应、消费者物价以及开发者分成方面占据优势,才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与Steam的30%抽成不同,Epic Games和游戏开发者们采取了12/88分成的商业模式,同时还提出了创作者支持项目为小型游戏开发商提供更多的帮助。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