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有毒?那是你没玩对游戏!
![]() 说到电子游戏,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吃鸡?王者农药? 还是高考前你妈告诫你的:再让我看见你玩游戏就打断你的狗腿! 但是,除了收获了好玩、父母的责骂之外,还有不少小伙伴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不少知识。比如,有人通过玩《我的世界》(Minecraft)从建筑坑中学会了Photoshop,从红石坑中重温了“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这门大学课程。还有人在玩《文明5》对欧洲历史了解了不少。看来,电子游戏也不全都是“毒药”,尤其是专门为学习设计的点子游戏。 不要以为这是小探说的噢。 这可是加州大学 Santa Cruz 分校专门研究电子游戏的副教授 Edward (Eddie) Melcer 告诉小探的。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位电子游戏资深玩家兼学者一起去看看,教育游戏(Educational Games) 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它对我们现有教育体系的影响吧。 没错,教人如何正确地玩游戏,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 “裹着巧克力的西蓝花”? 所谓教育性游戏,其实是我们所说的“严肃性游戏” (也称作功能性游戏)的一类。教育类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学会某种技能或者某项知识。 而说到将教育性融入游戏,我们则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曾在其语录中提到了一款田间乡野的游戏让孩子们掌握干农活的多项技能,并盛赞游戏对于学习的帮助。 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在古印度出现了第一款多人同玩、模拟军事计谋的游戏 Chaturanga 。而在中国,象棋则是古代教育类游戏的一个代表。 电子游戏则随着二战后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设备的问世而随之诞生。而教育性质的电子游戏则在上世纪70年代得到人们广泛关注。 世界上第一款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的编程游戏 Logo (嗯,不是乐高)诞生于1970年。游戏设计者 Seymour Papert 与 Wally Fuerzeig 将数学与编程融入游戏中,通过让玩家用一直乌龟形状的图标画各种线条,来学习基本的编程知识。 ![]() 之后,随着CD机在1982年出现,以及90年代后后网络的出现,教育类电子游戏随着电子游戏的不断演化也随之发展。 那么是不是只要有教育因素在游戏中,或者有游戏因素在教育中,就可以称得上是一款教育游戏呢? “当然不是。很早之前就有人认为只要把教学内容裹上游戏这层糖衣,一款教育游戏就形成了。而这实际上是‘裹着巧克力的西蓝花’(Chocolate-covered broccoli)。” Eddie 向小探解释。 ![]() 巧克力再甜,孩子们对于西蓝花还是会非常厌恶。比如,近些年国内比较火的一个“玩+学” 数学学习平台,打着玩的旗号用五彩缤纷的色彩和动物卡通作为诱导, 让学生重复不断地做数学题。 哪个孩子在反反复复做数学题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在玩游戏?难道他们会对妈妈说:妈妈,再让我玩一会儿数学吧? “我们认为,教育性一定要体现在其如何‘内化’(internalize) 到游戏之中,让大家在感受到游戏的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会知识与技能。” Eddie 强调。 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的就是市面上常常将游戏与游戏化(gamification) 混为一谈。游戏化是指非游戏的环境中带有了些许游戏的特征。 我们先来看一般的游戏具有的三方面特征: 1、娱乐性、挑战性、启发玩家探索 2、社会文化内涵丰富 3、奖励性 而游戏化则是不考虑前两方面特征,而直接关注于奖励性,以求让用户“上瘾”。比如,星巴克咖啡的积点兑换、礼品赠送等行为,目的就是让你多买。 而这种游戏化的应用在教育界也是蔚然成风。比如,很多背单词 APP 会让你不断获得积分,并且还可以让你到微信朋友圈里炫耀一番。但是,这种游戏化的平台也不能称作教育性质的游戏,因为,它们既不具有游戏的娱乐性、探索性,也没有多少社会文化的内涵,并且哪个在用这种 APP 背单词的人是觉得自己在玩游戏呢? 看来,教育游戏的门道还真不少,大家选择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那么,教育游戏对于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意义何在呢? 教育游戏让“另类教育” 大放异彩 对于教育游戏对于目前教育系统的影响,Eddie 给小探展示了他的另类教育技术与游戏实验室(Alternative Learning Technologies and Games Lab,简称 ALT 游戏实验室)。 什么是另类教育(Alternative Learning)?在美国,狭义的另类教育是指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中学课堂之外的教育。而广义上则指用另类的方法形成的与主流不同的教育,比如另类学校、在家自学、学徒制等教育,也被称为理念教育。 Eddie 则希望利用不同于普通课堂的游戏方式让大家体验另类教育。在 Eddie 看来,教育游戏不会取代老师和传统课堂,但是却会起到补充、助力的效果。 “如果仔细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是基于在运动的个体的。比如,我们要研究一扇门,我们要走过去,转动它,而作为研究者的我们必须要移动身体、接触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将这扇门研究得更透彻。然而,我们可能一天十几个小时都是静坐在电脑前,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研究方式。” 强调“运动性”(Physicality) 的Eddie 举了一个如何在游戏中学会建楼的例子。我们都有过搭建建筑模型的经历:坐在桌子前,对着图纸,动手搭建,完成! 那么在 Eddie 看来如何用另类的方法来建楼呢?Eddie 把建好的模型放在“地震桌子” 上,也就是不断地晃动桌子,让你建的楼一次又一次地倒掉! 这哪是建楼啊,这是烂尾楼爆破吧?!... 然而在Eddie看来,这种“自杀式” 寻求失败的游戏是最好让建造人学会土木工程技能的方式。因为,从一次次的倒掉中,建造者要去探索这一次楼是从哪个角度倒掉的,为什么会倒掉,下一次如何改进。 “学会失败,是我们的目的。而游戏是让我们最好学会失败的方式” Eddie说到。小探想补充一句:失败才是成功之母。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