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这个游戏,我才知道偶像经纪那么黑
横版live2d画面呈现,以日韩系列经典动漫卡通人物为主角造型,玩家作为游戏人物的同学出现。与其他偶像养成不同的是,《偶像梦幻祭》是通过学员比赛的形式来挑选偶像,采用了剧情关卡挑战的基础模式,加入了角色成长元素,玩家可以对学员进行系统化的强化,提升他们不同领域的能力,以此来打造全能偶像。 ![]() ![]() 《偶像梦幻祭》游戏剧本是由日本轻小说家日日日担当,因此有玩家这样评论“入坑好像是因为画风是我喜欢的类型,还以为就是个喝喝茶、聊聊天、开开演唱会的那种傻白甜的剧情向,卖人设的骗氪游戏,没想到居然是,超现实魔幻主义黑深残虐心轻小说。” 除此之外,或许是为了弥补游戏性的不足,《偶像梦幻祭》还内置了消消乐玩法,不过这也成了玩家吐槽的方向之一“麻烦请先把核心做好再去铺周边玩法”。 当然,除了剧情为主的偶像养成游戏之外,也不缺乏以音游为主的偶像养成游戏,比如《LoveLive!学园偶像祭》、《歌之王子殿下:闪耀之星》。 ![]() 思考:“偶像”玩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事实上,如果仔细分析笔者提到的这几款偶像养成游戏,便可以发现,现如今市场上的偶像养成游戏,更像是披了偶像养成的皮,为乙女向游戏或音游增加游戏的剧情和深度,他们的目标用户是广大女性玩家,而非更细分的追星女孩。因此《偶像天团养成记》受到最多现实偶像粉丝的热议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款游戏可以称得上是最懂追星女孩,最“偶像养成”的偶像养成游戏。 在笔者看来,偶像养成游戏其实有两个群体。一种是即使没有偶像养成元素,仅仅靠着游戏的剧情、二次元立绘、CV、音游玩法等也会成为这类“偶像养成”游戏的玩家群体,而这种“偶像养成”也是最容易模仿的,即使不是偶像养成,也可以是其他养成,因为最吸引玩家的并不是“偶像”,而是乙女向。 另一类便是只看重偶像养成的“真粉丝”玩家,他们不满足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追星,或者对现实中经济公司的运营不满,寄情于游戏,想要在游戏中享受自己身为公司老板打造偶像的快乐。她们真正热衷于偶像团体养成,甚至有些玩家比开发者更懂偶像养成的细节,对于开发者来说,面对这群“有经验者”既是一种压力,同时由于此类“心口如一”的偶像养成游戏匮乏,玩家的热情又使得开发者收获了一群智囊团。 正如上面所说,偶像养成游戏是有市场的,它不仅拥有真正喜爱偶像养成的细分玩家市场,还拥有更广大的喜爱在“偶像养成”基础上增加更多乙女向机制的玩家市场,偶像养成游戏面对的不是某一特定群体,而是整个女性玩家。 但开发者也可能会因为这些点而打退堂鼓。 由于此类用户群体标签过于明确,她们对偶像养成游戏的要求会更加严苛,有很大的概率会产生流失。 做这个方向的游戏,如果不能对偶像经纪产业有相当的了解,容易成为玩家的“槽点”,被赋予差评。 这类游戏本身游戏性匮乏,但如果融入过多元素会导致游戏太过复杂,也会影响核心用户的体验,所以并不容易“破圈层”抓到泛用户。如何平衡这些成为对于偶像养成游戏跃跃欲试的厂商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但有趣的是,近年来随着女性玩家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模拟游戏也逐渐走高,在模拟游戏这个拥有众多细分选择的大类型下,找到击中整体女性的偶像产品痛点,将是第一个吃到螃蟹的开发者会去努力的地方。 游戏陀螺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