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游戏:腾讯阿里投资全对比
作为长曲棍球运动的狂热爱好者,蔡崇信带领下的阿里投资部,其投资风格也表现出这门运动的特点——作为世界上最快的球类运动,长曲棍球运动集体能、速度和技术于一体,比赛中充满了激烈的身体对抗——在收购饿了么的案例中,蔡崇信给出的估值和条款一度强势到让饿了么张旭豪跳起来拍桌子。 46岁的刘炽平性情和风格都更温和,他长住香港,作为腾讯总裁,刘炽平对具体事物过问极细。 在业界看来,这位腾讯总裁最激进的时刻,可能是在2016年发着高烧,坐了10个小时的飞机到达赫尔辛基,以86亿美元收购了芬兰Supercell游戏工作室超过84%的股份——后者开发出了全球最具话题性的游戏大作《皇室战争》,刘炽平在其中的战绩是全球排名第97。 刘炽平在今年1月的腾讯投资年会上谈到,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最重要的责任——“在我们的业务里打造一个开放和公平的平台,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里面通过自己优秀的能力去取得最高的价值。” 多年来,市场评价两种风格没有优劣,只有适不适合。阿里投资风格强势激进,会要求被投公司配合阿里的整体战略,然而一旦阿里决定投资,也会不遗余力地支持被投公司;腾讯投资风格“佛系”,“只求共生,不求拥有”,少数股权投资给被投公司更多发展空间,其本身不是强协作、强联盟的投资形式。 在阿里内部,投资必须与业务高度协同,投资为业务服务,强调公司意志。一位阿里投资部前员工告诉《财经》记者,“投资部当时整理第一优先级到底是什么,第一诉求绝对是战略,考虑跟母体业务的结合、互补或者加强。” 腾讯的投资和业务则保持相对独立,拥有独立的理念和价值观,投资部的使命是探索腾讯未来可能性,不会只为腾讯当下的某个战略或者业务服务。 投资部与业务部关系的不同,本质上取决于两家公司底层的差异——阿里的主营业务是电商,这是一门苦生意,做任何业务都需要一天天发展成长,不可能一夜爆发成一个巨头;腾讯则不同,微信建立了水平生态,而要做垂直生态的打造,腾讯的连接策略就需要去做广泛的投资。 两支战投团队不同的背景和气质,加上两家公司对投资部定位的不同,造就了阿里、腾讯迥然不同的投资逻辑和节奏。 两种投资逻辑:围棋盘VS同心圆 今天阿里和腾讯的投资风格在数年前恰恰相反。2011年之前的腾讯,投资案例多以并购为主;而2013年之前的阿里,投资也不像如今追求强业务耦合,更偏向一个有战略眼光的财务投资人。 “抄袭者”的名声和3Q大战推动了腾讯在2011年的内部诊断会。诊断会后,腾讯把核心能力聚焦在流量和资本上,其中,“资本”主张的提出者就是刘炽平,在这位前高盛人看来,腾讯不可能涉足所有的互联网产品,腾讯自此提出开放战略,通过把投资作为核心战略之一,与合作伙伴建立生态合作关系,“只求共生,不求拥有。” 2011年1月24日,腾讯宣布成立投资规模为50亿元的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主要使命是投资产业链上的优质公司,更好地服务腾讯开放平台上的用户。根据IT桔子数据,腾讯在这一年就进行了17次对外投资,而此前11年内的投资交易加起来才16次。 这一年也成为腾讯投资的分水岭。腾讯通过投资,切入了电商、本地生活、出行等诸多领域,投资了京东、搜狗、滴滴出行等众多企业。在此之前,腾讯的投资多以并购为主,且大部分发生在游戏领域,与腾讯主营业务强关联。 腾讯从并购为主走向了少数股权投资为主,而阿里做出了相反的选择。 ![]() 2008年,阿里资本在刚成立时的出发点是做财务投资。阿里对外的投资主要紧密围绕能帮助其电商业务发展的项目,比如2008年投资百世物流和2010年投资星晨急便,以解决电商商品的配送问题;比如2010年投资宝尊电商,为品牌商家提供整体化的电商运营服务;比如2010年投资淘淘搜,完善淘宝图像购物搜索能力。 2013年,是阿里投资从财务投资者向战略投资者角色转化的关键之年。 在此之前,阿里的投资业务散落在三个部门——集团投资部、B2B投资部以及淘宝投资部。值得注意的是,B2B投资部负责人纪纲,于2016年1月加入蚂蚁金服担任其战略投资部负责人,2016年也是蚂蚁金服投资策略的重要转折点,过去主要围绕自身的金融场景进行布局,这一年之后蚂蚁开始关注综合场景,先后投出了大搜车、旷视科技、哈啰出行等项目。 直到2013年1月,阿里进行了当时成立13年以来最难的一次组织架构变革,成立25个事业部,此前分散在各事业部的投资部,也在这次架构调整中跟随独立的阿里资本一起划归到“阿里巴巴集团投资部”,职能上依旧维持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划分。在阿里,集团层面的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一直共存到2014年,到了2014年4月,阿里彻底转向战略投资者的角色。 创业公司在接受阿里的投资后,如何与这个彻底的战略投资者去谈合作? 一位被阿里投资的企业合伙人向《财经》记者总结了他的经验,“跟阿里谈战略投资,最好的方法是他们投了你之后,你去看阿里内部有什么业务,你自己写方案,自己主动进去把这块业务搞完。”他回忆蔡崇信在2016年投资年会上谈到的,主旨是阿里其实并不是强势,阿里投完一家公司之后,非常希望被投公司来帮阿里改造内部业务。 此前《财经》记者曾总结了在2017年6月的阿里投资者日上蔡崇信对阿里投资的逻辑阐述,他把投资并购看作是围棋游戏,在游戏中,把棋子放在棋盘上,可以从任一点开始,任一点结束。“我们就是把正确的资产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战略投资和并购是作为赢得围棋的一部分,给阿里建立长期的战略价值。” ![]() 而在2018年9月的阿里投资者日,蔡崇信对这一围棋式的投资逻辑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说,“投资并购就像一个围棋游戏,仍有许多棋子散落在各地,需要有人合理规整摆放。阿里会持续进行投资,因为投资是为了未来而布局,我们更乐于投向能为公司创造‘1+1>10’效应的项目。”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