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Life: Alyx》诞生,G胖在VR上的野心又前进了一步
对此,TGA创始人Geoff还参与了话题的讨论“作为参与过试玩的玩家,我保证添加角色实体会是一个错误的设定。”而正如Geoff所言,从现在VR游戏来看,呈现出全身Avatar的设计的确可以给玩家带来更好的沉浸感,然而受限于技术,目前大部分主流设备仅支持对头部、手部的动作实现,一旦使用IK模拟全身动作,不仅增加了游戏的复杂性(如开始前必须设定身高等),而且很难保证在游戏中不会出现身体扭曲、畸形,反而影响整体效果的状况,如今的减法其实是基于实际情况的求实之举。 正如前面所说的,《半条命》是一款FPS划时代的作品。而《Half-Life:Alyx》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VR游戏体验。 宣传片中,堪比CG的射击画面和流畅的枪械装弹细节令人叹为观止。在一些持枪和交互的画面中,游戏陀螺发现了游戏带有手势识别的设定,而这或许就是Valve想要展示自身Valve Index设备魅力的战略作品。(目前上市的主流VR设备中,仅有Index手柄实现了更为精准的手势功能)。 VR游戏开发商Cloudhead Games的创始人Denny Unger表示,“到目前为止,主流游戏媒体一直有意忽视VR游戏,因为它们通常不会带来点击率。但是有了《Half-Life:Alyx》,你不可能再忽视VR在游戏领域的作用了。同时,平板游戏玩家也不可能忽视VR游戏。他们将被迫认识到技术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VR游戏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得多,而且VR不仅仅是一个外围设备,它是自己的媒介。” 从上述亮点中,不难发现V社有意复刻《Half-Life》的发展之路,但相较于2004年刚起家的Steam,今天难得Steam在大量用户、资源的加持下。对于VR这一领域的布局,已经做的颇为完善。 硬件、平台、内容的完整闭环 V社的VR布局离不开Steam这个核心,而如今,其已经形成了平台、硬件、内容的完整闭环。 Steam已经聚集了大量优质硬核玩家,也成为了VR最大的内容平台,聚集了4000多款VR内容,包含游戏和应用,其中VR独占的内容也超过了3000款(截止到10月份数据)。 另一方面,在硬件上V社也成为了其中不容忽视的角色。从早期联合HTC Vive推出Light House定位系统,Vavle在硬件上也承担着创新者的角色。 照G胖的说法,Valve将要走的是任天堂的路子:软件+硬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没错,我们正在制作三款 VR 游戏,但我们在制作游戏的同时也在设计硬件。宫本茂以前一直是这样的做法,他能够在开发游戏时,还同时思考,输入设备和系统应该是什么样。我们很赞同这一做法,因为这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娱乐体验。”G胖曾经说。 从Vlve Index上也能看出V社在VR上所下的功夫,指虎手柄所带来的创新的交互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其不一定能成为VR最终的标准交互,但无疑VR内容开发者带来了更多拓展和思路。 目前,V社确认《Half-Life: Alyx》不仅支持自家Valve Index,还支持任何兼容SteamVR的VR设备,包括HTC Vive、Oculus Rift/Rift S、Windows MR等等。这也意味着,《Half-Life: Alyx》的受众覆盖了V社、微软、Facebook(Oculus为Facebook旗下产品)。 游戏陀螺认为,V社不将《Half-Life: Alyx》在自家产品中做独占,从侧面反映出V社的长远布局,V社的目光并不局限于当下,而是希望希望通过《Half-Life: Alyx》这一款产品,调动玩家对VR游戏的兴趣。并且从结果来看已经呈现出一定的效果,在本周的Steam周销量排行榜中,Valve Index VR套件重新回到了TOP2。 结语 G胖在“赌”,赌VR的未来潜力!赌输了就会落后Epic、谷歌,只能坐吃Steam老本。但万一赌赢了,V社肯定是受益最大的公司之一,从硬件技术到游戏开发,V社已经下了太多的注码。 《Valve员工手册》扉页上写着这样的一句话: “在无人为你指路时,你要无所畏惧,继续前行。”(A fearless adventure in knowing what to do when no one’s there telling you what to do。) 或许,从Valve创立之初,其冒险基因就已经深深的刻在其骨子里。 来源:游戏陀螺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