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坠落的《Artifact》和各奔东西的“梁山好汉”
“一周年了,说好的更新呢?”一条弹幕飘过。 “再等等,过几个月就是一周年忌日了。”另一条弹幕开玩笑说。 只只没有回复。他熟练地80了匹配到的对手(在破坏3路防御塔中的一路后,对对方基地造成80点伤害——A牌的两种获胜方式之一),在群里和对方讨论了一番,随后组织起了比赛:“一会儿小桌有人吗?” ![]() 曾经万众期待,被认为是“卡牌游戏未来”的《Artifact》 ■ 辉煌的开始 只只是一名《Artifact》主播,也是A牌讨论群群主,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A牌讨论群群主。《Artifact》对只只来说意义重大——他原本是一名全职的单机游戏主播,在“A牌”出来后成为一名全职A牌主播,但因为A牌不景气,全职很快做不下去,他又另外找了一份工作。 “一入A牌深似海。”只只对我说,“回不去了。” 作为《Artifact》的第一批玩家,只只对前年冬天的光景记忆犹新。一年多前,《Artifact》含着金汤匙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它有一个伟大的父亲——创造了万智牌的理查德·加菲担任A牌的首席设计师,它拥有最舒适的温床——源自《Dota 2》的英雄和物品以及G胖在TI上的宣传,它还出现在一个完美的时刻——《炉石传说》和《巫师之昆特牌》都在经历各自生涯中一个不短的低谷期。 ![]() G胖在TI8现场公布《Artifact》 在《Artifact》发售当天,喜爱“DotA”的竞技游戏玩家、喜爱策略的卡牌游戏玩家、凑热闹的跟风者和梦想着小赚一笔的投机商人们迫不及待地支付了20美元的门票,浩浩荡荡地涌入了这个看起来充满希望的游戏。它迅速地获得了卡牌职业选手们的背书——他们赞美着A牌出色的竞技性——丰富的系统、复杂的博弈,这些都让热爱计算和思考的他们如痴如醉。 前昆特牌世界冠军Lifecoach公开表示,“《Artifact》是卡牌游戏的未来”。 当时的气氛非常热烈。玩家们兴奋地买卡、开包,津津有味地欣赏“DotA”英雄们精美的立绘。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个在《Dota 2》里每天要死上几万次的斧王——这位身着护甲的红皮战士在第一天里的交易价格高达300人民币。“开到就是回本”,有玩家这么说。 ![]() Lifecoach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拿过最多种类卡牌游戏冠军的选手之一。当时他宣布离开昆特、加入A牌,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 斧王在《Dota 2》中常常沦为玩家练习英雄时的沙包,受尽屈辱的他终于在《Artifact》中翻身做了主人 当时,只只是一名《Dota 2》玩家。和许多因为“DotA”而关注A牌的人们一样,他此前甚至从未接触过卡牌游戏。玩了一阵子之后,他彻底迷上了A牌,还开始关注一些其他的卡牌游戏——每当有新游戏发售,他都会饶有兴致地“云一会儿”。 “是A牌把我变成了卡牌游戏玩家。”他对我说。 ■ 《Artifact》和它的水泊梁山 像只只这样就此迷上A牌的玩家只是少数。在短暂的狂热过去之后,A牌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它较高的难度“劝退”了许多来尝试卡牌游戏的《Dota 2》玩家,过高的随机性和迟迟不开放的天梯赶走了“炉石难民”和“昆特难民”。你很难相信它从神坛上跌落的速度如此之快,但事实就是如此:发售一个月之后,A牌的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Artifact》良好的基础和令人瞠目结舌的玩家流失速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专门做了个网站,在上面玩起了自问自答——“A牌死了吗?”“是的。101名玩家?哎呦”。101是实时监测的当前A牌玩家数量,在“101”的下面有一行小字“RIP Artifact, Nov 28, 2018 - Jan 15, 2020”。NGA网友也发布了个帖子,记录了每天玩家数量的峰值:这个数字从2018年12月的8000左右一天一天地降到了2019年5月的200不到,然后一直维持在这个数字上下。 留在游戏中的玩家们有了一些戏谑的名号,它们随着玩家数量的减少而改变——在峰值跌到300的时候,他们被称作“斯巴达300勇士”;跌破200的时候,他们成了“梁山一百单八将”。 ![]() “A牌死了吗?” 只只就是其中之一。5月底的时候,他建立了这个小有名气的A牌讨论群,命名为“Artifact最后的勇士”。群友们自嘲地用梁山好汉的名字作为群名片,按照进群顺序排上了座次。作为群主,只只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及时雨宋江”,很快,“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都有了主,甚至有着急的好汉直接跳到了“金毛犬段景住”。 只只建群的目的很单纯。他告诉我:“当时玩家人数已经很少了,我希望创造一个留下来的人可以互相交流的地方。”不过,随着成员人数的增加,有些群友在论坛上提到了这个好汉聚集地,还贴出了群号。人们闻风而来,只只的水泊梁山进一步壮大。梁山好汉的名号渐渐不够用了,连高俅都成为了勇士中的一员。 ![]() A牌最后的玩家们将自己看作是落草为寇的梁山好汉,自嘲之中带着几分自豪的意味 “最后的勇士”产生了这么大的反响在只只的意料之外,但他对加群的人基本上来者不拒。他很清楚群里面看热闹的多,打牌的少,但他不是很在意加进来的是不是真的A牌玩家。“有人感兴趣总是好事。”只只说。 统计帖里,在线玩家的数字每天都在下滑,“Artifact最后的勇士”却在不断增加。11月底,只只的群里已经超过700人,差不多是当时游戏在线玩家数量的7倍。V社的长期不作为拖垮了人们的耐心,群里的“观察员”们慢慢地不说话了,只剩下一些真正的好汉们依然执着地留在游戏里。 作为梁山好汉们的领头人,在建群之初的每一个周末,只只都会在群里举办“夜宵杯”。尽管活跃玩家不多,但每每还是能凑起十几二十人,最后的冠军将会获得50元人民币的奖金。 ■ 坚持打牌的人们 夜宵杯没能一直举办下去。到“宁宁”进群的时候,由于人数不足,夜宵杯已经简化成了“小桌”。在一周年到来之际,好汉群里难得地凑了个一百多人的“循环大桌”,结果“把游戏都搞崩溃了”。在那之后,他们再也没能叫到那么多人。 宁宁与群里许多玩家不同,她是在A牌“凉了”之后才正式开始玩这个游戏的。她认为“A牌是一个上手不容易、天花板又很高的卡牌游戏”。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