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坠落的《Artifact》和各奔东西的“梁山好汉”
《Artifact》上线一年多,已成为了一个有些荒诞的存在。一方面,在过去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没有任何更新,也没有任何一条来自官方的消息;另一方面,这一年中依然有为数不多的忠实玩家在这个被遗弃了的世界里对战着,更多的人在不远处观望着它的发展,或者是等待着它的真正死亡。 即便是不断维护的游戏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失去玩家,一个仿佛在某个时间点就已经定格了的世界,即使曾经有过短暂的闪耀,也终将慢慢失去它的居民。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Artifact》的在线人数已经不足100人——这意味着你只要进入游戏,就是世界前百的玩家了。“一百单八将”的玩笑慢慢变成现实,越来越多好汉决定从这种无止境的等待中退出。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奋力对抗,最终又归于朝廷。小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坏结局,因为史诗变成了日常,英雄变成了众人。长大以后再读《水浒》,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大多数好汉本就不会被逼上梁山,也不会落入悲情的命运。A牌的好汉们的无奈之处在于,他们至今依然在等待那一个也许永远不会有的回音。 ![]() TI10赛季正在飞速走来,而《Artifact》的更新依然遥遥无期 《Artifact》的故事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孤本。在许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些敝帚自珍的东西——它也许是一款珍藏已久的游戏,也许是一位过气歌手的音乐,又或者是一本艰深晦涩的好书。它可能与人群脱节、与主流背离,被无数人打上了“凉透”的标签。信息时代的潮流在不停地创造,也在不停地抛弃。在一些人认为是废墟的地方,另一些人依然久久不愿离去。就算只剩下一百多个人,那也是他们的梁山。 “我现在开着直播主要也是一个人玩着无聊。”智减员跟我说。即使直播A牌几乎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他还是一天又一天地播着。在直播中,智减员积极地与弹幕互动,分析着自己一步步的操作和规划。“大家一起玩才好玩嘛。” 但对智减员来说,这一份坚持也有尽头。他告诉我,年后他也要去找新的工作了。 在梁山的小圈子里待久了,宁宁开始觉得“水群比游戏好玩”。比起讨论A牌、L牌或是别的什么牌的未来,她似乎更看重群里的朋友和良好的气氛。就在前几天,她在群里宣布自己在拿到台式机之后也会开启直播,群友们反应热烈。她反驳了我“会坚持到何时”的提问:“我也谈不上坚持吧,就是每天水群,偶尔会玩下。”她说,“L牌出来了可能会玩会儿,不过没有A牌那种深度,不那么好玩。” ■ 梁山覆灭 春节之前,《符文之地》开放了预约注册,群主只只开始帮助群友获取L牌账号。不久之后,他将群名改成了“Artifact&LoR萌新取经群”——和充满悲壮意味的“勇士”不同,新的群名看上去十分平易近人。我注意到许多新人为了预注册加入了群聊,他们看上去对A牌一无所知。 在《符文之地》开测之后,只只的直播内容完全变成了L牌——他转去了虎牙,并且成功地签约了一家公会。随着加群人数越来越多,他第一次把群名中的“Artifact”去掉了。这一举动招致了一些老群员的不满,他们在群里发了几句牢骚,包括“A牌亡了”和“梁山倒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关于《符文之地》的讨论中。 ![]() “梁山好汉被招安了!” 最终,“Artifact最后的勇士”变成了“只只的符文之地直播群”。即使有许多A牌玩家退群,这个焕然一新的群聊还是在不停地迎来新人,目前群人数已经直逼2000。宁宁没有退群。她将自己的群名片改成了“一个A牌主义的亡灵”,突兀地出现在管理员的位置上。 “只只转型L牌叻……”她看上去有些失落。宁宁告诉我,在只只“被招安”之后她们又建了一个新的A牌群,但即使在那个群里面,也没有什么人讨论《Artifact》了。 “偶尔还是会打小桌的!”宁宁这样说着,仿佛在确认什么重要的事情。 ![]() 宁宁常用的表情“狗妈哭泣”。在此之前,她常常用这个表情催促只只直播A牌 十几天之前,我给这篇文章起的标题还是“一周年的《Artifact》与不愿离去的梁山好汉”。到了今天,我不得不把“不愿离去”改成“各奔东西”。由于严峻的疫情,人们在家的时间被延长,新出生的、不断更新的《符文之地》拥有了绝佳的土壤。在庞大的《英雄联盟》用户数量加持下,L牌看上去很有可能复制《云顶之弈》的上升路径,而本就摇摇欲坠的A牌却由于玩家组织的覆灭,在加速坠落的路上一去不返——至少在国内是如此。 在QQ群建立之初,只只曾经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位加入的朋友说“欢迎勇士归山”。那个时候,他根本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将重心从A牌上移开。 “如果A牌更新,只只回来玩《Artifact》了,你们会欢迎他归山吗?”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没能问出口。 来源:触乐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