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的过去、现在和未来——OC6之后VR将何去何从
我在去年的文章《为什么Oculus Quest是历史性突破》中已经详细阐述了Oculus Quest的意义和地位——Quest引领VR进入游戏时代。简单易用实惠的Oculus Quest首次验证了一个积极活跃且大家都会有钱赚的VR生态消费市场。自2019年5月发售以来,Oculus Quest一直都处于脱销状态,需求远超出Facebook的预期。 5。 VR应具备什么? 为什么有的VR失败了,有的VR成功了?为什么我坚决不看好接手机的3DoF 短焦VR呢?成功的VR应具备什么特性呢? ![]() 我认为任何一款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电子产品都应该同时具备“易用”、“实惠”、“价值”这三个特性,缺一不可。“易用”就是指简单不繁琐,我在前文评论的手机VR和外向内定位追踪都存在繁琐不易用的特点。“实惠”就是指价格是绝大部分消费者都能承受得起的价位,比如观影机我认为应在2000元以下(美国200美元以下),游戏机应该在4000元以下(美国400美元以下)。“价值”就是指这款产品能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包括娱乐乐趣、实用效率等等。 ![]() 当前市场上,很多产品都存在“繁琐不易用”和“价格贵”的问题,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消费的主要因素。比如,最初的Oculus Rift(包括Touch)需要800美元,这导致其销量一直不理想,最终在连续降价到399美元之后,Oculus Rift在HTC Vive的主场Steam平台打了一个翻身仗,从2018年01月开始成为Steam平台最受欢迎的头显设备。 6。 VR 2.0在哪里? 让我们日夜念叨的第二代VR至今还没出现,我们还会有第二代VR吗?当然会有,Facebook已经说了,Quest是VR 1.0的终篇,VR 2.0才是大戏。 前面我已经提到2019年的PC VR新品Rift S、Valve Index、Vive Cosmos等,虽然时隔三年,但这些新品都扛不起VR 2.0的大旗。当然,我前面还提到将于2020年或2021年推出的PSVR 2,我也说了这款产品应该不会有太大惊喜,应该也扛不起VR 2.0的大旗。 要再深入去思考VR 2.0,我认为需要先评估当前趋势下的发展可能性。 7。 一体式VR与系留VR的汇合 一体式VR和系留VR最终很有可能融合起来。 这些年行业一直在努力的无线VR体验本来都局限于将原本的PC VR无线化,但Oculus Link的推出让大家意识到,原来也可以用一体式VR设备玩PC VR内容。在OC6大会上,扎克伯格也坦言,有了Oculus Link,你的Oculus Quest就是一台Oculus Rift了。从目前索尼已有的利来看(你可以在映维网专利板块找到所有专利),索尼也已经申请了多份“无线VR”专利。 ![]() 当你的一体式VR能玩系留VR内容,但系留VR不能玩一体式VR内容时,用户可能会偏向于购买一体式VR。当然,前提是一体式VR并不会比系留VR贵太多。但在399美元的Rift和399美元的Quest面前,价格已经不是问题了。 在2019年的OC6期间,卡马克已经说了,Oculus Link已经为无线PC VR打下了基础,也就是说用Oculus Quest无线玩Rift内容是可期待的。 ![]() 在另一边厢的高通阵营,即非Oculus品牌的一体式VR大本营,高通已经在为一体式VR研发无线PC渲染功能,即将一体式VR和PC结合起来。当一体式VR的PC渲染功能非常成熟之后,用一体式VR设备无线畅玩PC VR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那么在这种一体式VR和系留VR混乱的情况下,未来会怎么发展呢? 对于一体式VR,在移动网络云服务不彻底成熟之前(当前的5G是不够的),一体式VR会一直存在,同时它也将可以畅玩系留VR内容(索尼未来的无线VR会不会做成一体式没影响)。这段时期内,一体式VR的软件内容会分成两个内容生态:移动端内容和PC主机端内容。 当然移动网络云服务彻底成熟之后,且我们也有了应对“突然间移动网络拥挤卡顿带来的高延迟副作用”的解决方案(现在4G可以流畅播放视频呀,但也会经常出现网络拥挤卡顿,导致视频播放暂停),这段时期内,一体式VR的软件内容会分成三个内容生态:移动端内容、PC主机内容、云端内容。当然,这个时期的到来还非常遥远,可能要10~15年之后。 当然移动网络云服务彻底成熟并完成取代移动/桌面计算设备之后,一体式VR的软件内容会逐渐合并成一个内容生态:云端内容。当然,这个取代还非常遥远,可能要15~25年之后。 对于系留VR,我在去年的文章《为什么Oculus Quest是历史性突破》中已经分享过,系留VR和一体机VR的未来发展历程很可能会类似于服务器和个人电脑。也就是说系留VR(我很期待索尼未来将如何战略规划PSVR)未来会走向高性能应用场景路线,而并不会再面向大众消费市场。我觉得有望在Oculus Rift 2上看到这个方向的发展线索。 而当然移动网络云服务彻底成熟并完成取代移动/桌面计算设备之后,一体式VR和系留VR其实不再有区别,届时可能不是叫“一体式VR”和“系留VR”了。那时候很可能就会变成只有一种VR设备,且会提供高配、中配、低配等选择,即各类VR头显设备合体了。 8。 短焦VR头显是新星吗? 我在前面的讨论中其实已经讲了非常多了。 短焦VR是未来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在的3DoF 短焦VR没有未来。 VR涉及一篮子技术,我们要实现VR走向主流,就需要将这一篮子技术实现集成起来,而不是抛弃某一技术制造“徒有其表”的产品。这些技术就包括我前面提到的空间扫描建模、空间定位追踪、全身动捕、眼动追踪、手部追踪、面部追踪等,而且必须是6DoF。 VR的发展路图就类似:3DoF —> 6DoF —> +空间扫描建模+空间定位追踪 —> +眼动追踪+手部追踪 —> +全身动捕+面部追踪 —> …… 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集成优先,只有在当个发展阶段的技术集成基础上再去努力实现形状尺寸轻薄化才是可取的,否则你抛弃某个核心技术就是开倒车。 如果今天某个厂商推出的短焦VR设备集成了合格的头手6DoF功能(华为VR Glass+Nolo不合格,我前面已经提了,集成是必须,而且还有更多技术等待去集成),我愿意承认这是一款值得佩服的优秀产品。 ![]() Half Dome原型机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