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伟达成为信仰前,玩家崇拜的是另一个神教
这款街机游戏选择了美国人民最喜爱的棒球运动,街机基板内置搭载Voodoo芯片,并用棒球棒作为控制设备。 玩法则很像后来出现的体感游戏:玩家站在街机屏幕前的指定区域,当屏幕中的3D棒球飞过来时,在恰当的时间挥舞球棒击球。 街机屏幕旁的红外感应器会感知玩家的击球时间,以确定球的飞行方向、角度和速度。 不过3dfx的野心显然不限于此,而是在更为广阔的PC市场。同样是在1996年的E3上,Eidos展出了运行在Glide模式下的《古墓丽影》,惊艳的劳拉一出现,就打动了几乎所有玩家。
但Voodoo真正出现在市面上,已经是1996年底的事情了。 1996年末:Voodoo登场1996年PC界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3D功能开始在PC上普及,这件事情就是内存崩盘。 在1996年初时,市面上内存的价格是30美元/MB,而到这一年的年末,价格已经降到了5.25美元/MB,差不多是年初价格的1/6。 在当年年末上市的Voodoo恰好赶上了这波红利,使得其一开始就可以搭载4MB以上的显存,是当时市面上其他主流显卡的两倍。 首款Voodoo卡的售价是299美元,约合2000元人民币,与现在一块1060的价格差不多,可见一开始,Voodoo面向的就是中高端市场。
与其他显卡不同的是,Voodoo是一款纯3D加速子卡,不具备2D显示功能,必须配合其他2D显卡才能工作。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有人说当时3dfx是为了避免与市面上S3、ATI等大公司竞争;也有人说是因为3dfx作为初创公司,人员资金及技术能力都不足,因此决定将产品聚焦于3D技术领域。 并且Voodoo专门针对3D游戏设计,支持硬件雾化、镜面高光、动态贴图和抗锯齿等特效,使得其一出生就自带光环。 Voodoo支持当时所有主要的3D的接口程序,包括Glide、Direct3D和OpenGL。Glide是其专用3D API,不仅性能出色,且易用性极佳。 在D3D 没有被广泛接受之前,3dfx正是凭借这个接口程序战胜各路竞争对手,得到游戏厂商的青睐。 因此当Voodoo发表时,有超过50家游戏公司宣布支持,其中包括EA、雪乐山(Sierra)、id Software和Eidos等。 最出名的游戏包括《雷神之锤》:
以及后来的《雷神之锤2》:
其他支持Glide的知名游戏还有《极品飞车2特别版》《暗黑破坏神2》等。 1998年:走上巅峰不过真正让3dfx进入大众玩家视野的还是3dfx于1998年初发售的Voodoo 2,最初售价同样是299美元。 相比前代产品,Voodoo 2新增了第二个纹理单元,可以实现单通道同时绘制两个纹理,并且配备8-12MB的显存,因而使得在一些使用多个纹理的多边形3D游戏场景中,这块卡比其他显卡都要更快。
对于高端玩家,Voodoo 2还提供了一种名为SLI的连接方式,即将两块Voodoo 2连接起来,每块负责屏幕上的一半扫描线。 这种技术将Voodoo支持的最大屏幕分辨率提高到了1024x768x16,比英伟达和ATI后来的类似技术早了6年以上。 据估算,那段时间3dfx在3D加速卡市场占有率达到80-85%,Voodoo系列成为了玩家的标配。 转折点1997年初,3dfx开始进军游戏主机行业,参与了世嘉下一代主机Dreamcast的研发。 当时世嘉内部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团队:其一是日本团队,代号“大刀”,使用NEC的GPU方案;其二是美国团队,代号“黑带”,使用3dfx的GPU方案。 然而仅仅过了半年,世嘉忽然单方面宣布终止与3dfx的合作,并选择了采用NEC PowerVR芯片的大刀方案。 世嘉的决定打了3dfx一个措手不及,随后,3dfx将世嘉告上法庭,指责其为了获取技术而进行恶意交易。 双方一年之后达成庭外和解,世嘉赔偿3dfx 1050万美元。 世嘉终止与3dfx合作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分析师认为,世嘉选择NEC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NEC有曾为任天堂N64提供处理器的成功先例; 其次,与3dfx不同的是,NEC有自己的工厂,在产能方面能够保证; 第三,NEC与世嘉同为日本公司,在沟通成本上要极大的小于3dfx。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3dfx正在筹备上市,按照规定,公司必须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投资者文件,文件中必须如实说明公司的业务及存在的风险。 当时世嘉正面临着与索尼和任天堂的竞争,因此与3dfx合作的事情肯定是秘而不宣的,且双方都签有保密协议。 按理说这件事情本可采用规避的办法,选择不在投资者文件中公开此事,但不知为何3dfx方面还是一五一十的全部公开了。 这自然让世嘉高层大为光火,因此立即终止了与3dfx的合作。这么说来,3dfx是自作自受。 至于是哪个原因才是主要诱因?除非当事人主动说明,否则外人无从知晓。 但鉴于双方已经在庭外达成了某种默契,可能个中真相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了。 1999-2000年:快速衰落与世嘉的合作破裂似乎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在3dfx擅长的游戏领域,其并非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强。 1997年似乎成为了3dfx的一个转折点:1998年初,3dfx开始开发下一代产品“狂怒”(Rampage),产品计划以2年时间开发完成,然而直到最后公司倒闭,产品也没有能够推出。 1998年底,3dfx斥资1.41亿美元收购德国显卡大厂STB,从一家图形芯片厂商摇身一变成为为一家显卡厂商,并且从Voodoo 4开始,停止向第三方厂商提供芯片,这次收购,让帝盟、创新等诸多厂商转投竞争对手阵营。 1999年下半年,当英伟达推出GeForce 256显卡后,3dfx也体验了产品被竞争对手全面碾压的绝望。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