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顺游网_765游戏网 (https://www.765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单机游戏 > 单机资讯 > 正文

旁观者2:比起道德抉择,更想在游戏里救所有人

发布时间:2019-01-25 23:07:18 所属栏目:单机资讯 来源:逗游网
导读:副标题#e# “终于全都得救了。” 在通关Warm Lamp(暖灯)工作室的新作《Beholder 2》后,我坐在椅子前长舒了一口气。 由于这次有国内的东品游戏参与发行,《Beholder 2》的文本翻译比前作好了很多,至少没之前那么重的机翻痕迹了。而游玩过程中最明显的感觉

  常见的框架大家也很熟悉,有一个精神状况压抑、充满个人崇拜、极端国家主义的社会,而我们的主人公却在其中觉醒了自由的思想……在这样的世界观里,冲突是天然存在的,拥有着自由思想的个人(玩家)必然反对威权,斗争——反抗的桥段非常自然。

  玩法,在剧情的对立框架下可以设计得成本十分低廉:

  有了大社会和小人物的对立,游戏的玩法可以全部聚焦在“扮演一颗螺丝钉”上,把在极权社会的日常工作游戏化,就有了《请出示文件》里面成天检查文件的公务员,《奥威尔》里钻研个人资料、琢磨抓捕“罪犯”的调查员。

旁观者2:比起道德抉择,更想在游戏里救所有人

  很多“反乌”游戏的玩法交互都是和文件打交道

  而最后打动玩家的关键点,就在于陷入两难境地的道德拷问:

  作为一个与社会主旋律相悖的异类,玩家要么选择同流合污、要么选择反抗救世,前者让你良心不安,后者让你遇到现实难题。

  这三层结构之所以成立,全都基于反乌托邦题材的基础世界图景:你是一个生活在下行的世界中、难以为自身做选择的弱小个体。

  所以很少有制作组会一直把这个题材拿来用——反乌托邦游戏的情感内核实际上同质化比较严重,看多了也就腻了。

  对于玩家来说,对反乌托邦的情感想象也十分容易消耗。

  明朝文学家徐渭论诗时说过,“好诗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这种“陡然一惊”的打动,就是反乌托邦题材触及人性时的感觉。

  但游戏是游戏,天天用冷水浇背是行不通的。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