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的装甲列车 后来在中国东北神秘消失?
尽管如此,捷克人仍从“雏鹰”号上搜罗了大量纪念品,它们包括十多挺机枪、车内电话,以及一部分车厢铭牌。1920年5月24日,其车组作为最后一批动身的成员离开了海参崴,至于列车的军旗也被一并带走。在捷克人离开后,日军将它推进了一个名叫“烂角(Gniloy ugol)”的货场。 尽管局势极为绝望,但一小股白军部队仍在负隅顽抗,他们由一名捷克裔将军指挥,他就是米哈伊尔·季捷里赫斯上将(Mikhail Diterikhs)。作为一名狂热的信徒,他试图借助东正教的影响力,号召全体俄国人对红色政权发动“圣战”,不仅如此,他还利用了堆放在海参崴的军事物资,并获得了一个几乎取之不竭的补给站。 ![]() 米哈伊尔·季捷里赫斯(1874-1937)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祖先是来自波希米亚的德意志人,一战期间,作为参谋军官,他参与了许多大规模战役的筹划,后来在1918年协助捷克军团发动了反对红色政权的兵变。内战期间,他试图借助宗教力量号召俄罗斯人反抗布尔什维克,但最终失败,他本人最终流亡中国,并于1937年病逝于上海 在过去几年里,这些物资就堆积在海参崴郊区,绵延长达好几英里,它们对修复“雏鹰”号绰绰有余,但问题在于,白军真正缺乏的不是材料,而是时间和工人,这使得很多想法都只能停留在计划阶段。事实上,季捷里赫斯的政权只在当地维持了大约1年——1922年7月,在红军的攻势下,海参崴已濒临沦陷。 此时,所有白军部队都在寻求外国政权的庇护——作为回报,他们将提供武器、黄金甚至是军事人员。而在与之达成协议的势力中,就包括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军阀张作霖。按照英国外交官哈罗德·波特的描述,双方的交易由一位罗马尼亚人担任中介,他将负责把军火运往哈尔滨、长春和沈阳,另一方面,张作霖则会为白军入境提供方便。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