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泛娱乐新时代玩转IP大生意
裴蓓:我的经验也不是特别丰富,大家可以分享一些我们曾经做过的,效果不错的案例。刚才田总也提到了关于手机卖得很火,它是跟游戏结合的,这个在我们去年的产品也有做。比如《青云志》当时做了oppo的定制机。我们的结合点不是只做了定制,因为当时有一个结合点,就是艺人这一块。OPPO的代言人是李易峰,李易峰又是游戏的代言人,又是剧的男一号。所以冲着这个点做了OPPO的定制机,对于粉丝的影响非常大,当时的量级不太大,只有3000台,但是在OPPO的平台上2日内全卖光了,效果非常好。因为粉丝有可能不是喜欢手机的,就是因为喜欢李易峰,才会拿《青云志》的定制机。 像今年做的《大唐荣耀》,也会联合这种模式,做了酷派的定制机。我们新增了一些跟游戏相关的联合玩法,用户买到定制机的时候会送一些明星的周边,比如签名照。而且我们的硬盒渠道对于手游的发行,也是起到一定作用。 对于粉丝这块,我们在《青云志》做了一些玩法上的尝试。比如在游戏设定里面,会有《守护者系统》,因为当时《青云志》六个演员,六个演员自己面对的粉丝群体也不同。他的粉丝来玩游戏的时候,可以作为他喜欢的偶像的守护者,去挂在名字上,甚至上线下都会有提示。李易峰的守护者某某上线了,这样粉丝很愿意付费。也会聚集一些我也喜欢李易峰,你也喜欢李易峰,大家都是他的守护者的时候,大家也会成为一个团体。 还有一块尝试也是在《青云志》尝试的,效果也很好,也是欢瑞跟影视剧紧密结合的结果,会通过游戏里面的活动来改变剧情。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编,但是可以预估到玩家的行为。比如在剧里面碧瑶是死了的,但是玩家有的人觉得可以活过来,所以有一个活动就是可以选择性的拯救碧瑶。你是真的愿意拯救碧瑶,还是觉得碧瑶跟谁走了。但是多数人希望碧瑶能够活过来,其实最终我们的剧情也是这样,就是剧情由玩家来决定,这样代入感更强一点。玩家觉得看剧的同时,在游戏里可以跟剧紧密结合在一起。 欢瑞不是只有一部剧像《青云志》,接下来会有第二部、第三部,剧情还会往后衍生。因为剧的核心用户我们是有交集的,覆盖面很大。而且欢瑞剧的演员阵容也是偏年轻化的,小鲜肉比较多了。 王昊苏:首先我承认一点,我也卖过手机,三四年前我做过一款,当时全国挺风靡的游戏,当时我做了一个定制手机。它不止是外科定制,因为我知道《王者荣耀》是北部的镭射类脂。我是除了外科,连里面的UI各方面,都是做了定制。就是从UI到里面的图表、到图纸、到外壳全部定制。为什么大家不知道,虽然卖了几十万台,因为我的用户有很多年轻人、包括学生,他们的经济是消费不了的。所以跟游戏机型,做了一个千元机,所以看上去有点LOW 大家也不一定知道,实际上销路非常好,也帮一家一般的手机小厂商后来火得还可以。 当时这个点,只是觉得我想做这个事情,我这个人有时候有点任性。我看有些人玩游戏的时候,我觉得游戏不够酷,所以我就找了一个厂商能不能做这个事,他也觉得挺好。然后后来联系的京东做了众筹,因为没启动资金,最后至少是盈利的。 言归正传。像游戏植入这些我不赘述了,我就讲一个点,就是互动。现在的剧,真正能吸引人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花那么多钱拍一个剧?其实好多钱是付给大鲜肉。除了IP还应该看到演员的IP效应,因为大量的粉丝是跟着演员。《醉玲珑》正在播,刘诗诗的粉丝就是非常疯狂的。最终要变现,需要用户去长期关注这个事情,这是非常难的事情,特别是游戏。我们是怎么做的呢?除了传统的打法,我们对爱奇艺的奇秀直播,就是直播。首先它是爱奇艺的直播,所以爱奇艺所有的影视粉、核心粉更容易触达到直播。我们从最早游戏开始预热的时候,我们就会拍片的同时,会拍人在剧方允许的情况下去现场探班,直播拍戏的过程。然后原来明星是这么拍戏的,当然是允许过程,然后他们看了很高兴。 我们在法律合同允许的情况下,会跟明星做互动,邀请他们到项目直播上面,让他们跟他们的粉丝互动。或者他们在平时直播的时候,可以提到我们的游戏,在上线的时候可以跟我们去互动,这样的聚拢或者形象直接的方式,去进行互动。让粉丝更多的注意到游戏,这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说陪恰恰恰一起打游戏,这是非常有效的事情。这个效应有多大?举个例子,爱奇艺的奇秀直播,《中国游戏哈》,邀请了几位选手去直播,每一场都爆满,不管是收入,都不断创新高。通过这样的互动形式,其实就可以做到,这是我自己想阐述的一个点。 罗超帆:现在市场上做IP大概分为两样,一个是外延性的,一个是内生性的。多益更倾向于内生性,外延性不是不好,外延性可以快速地定位某一群认同这帮IP的用户,快速地去套现,也挺适合游戏,因为游戏在商业上变现会比较快。但是我并没有这么做,我们现在所有策略都是内生性的,内生性的多法是这样的。例如我们找到一个代言人许松(音),许松有庞大的粉丝,但是怎么样把两波人变成喜欢这个产品呢?所以两边的群体本来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在选定了代言以后沟通,就有一个共识,就是以产品核心的IP为共识。我们并不是简单去买量,就是IP刚才也说了可以快速套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产出的游戏更多是希望用户可以长期玩。对于如果买量,让很多新的用户进来以后,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游戏里面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当然了,我们也会有很新的用户进入,但是进来以后我希望,比如粉丝进来了以后,许松还有对应的NDC,许松也会进去玩,直接跟玩家有定期的互动,我们还有很多相关的活动,例如神武二号。其实目的并不是把粉丝拉进来,而是粉丝和游戏进行交互,可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后续的运营会跟长远一点,也对自身的产品和IP有更好的辅助,这是我的一个案例。 田静:我还在学习中,进入这个行业也不是太长,所以也在探讨和学习当中。我们更多在平台下,如果把平台上的资源和IP更好的结合。前两天刚好阿里提出一个IP加新零售的概念。我当时看了那篇文章,觉得好像我在做这件事情,觉得匹配度是对的。刚才也介绍到,控股在品牌经营的过程当中,沉淀了非常强大的渠道能力。我们在国美、苏宁、各大航空公司、各大银行、供应商,以及自身的活动、、综艺节目、游戏产品,其实天然的都成为了一个渠道。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