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顺游网_765游戏网 (https://www.765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公会资讯 > 正文

醒醒!Steam只是V社从你口袋掏钱的工具

发布时间:2017-08-28 19:20:54 所属栏目:公会资讯 来源:界面
导读:V社式的微笑背后,或许只是为了获取利益用的手段。千万别搞错了,Steam只是他用来从你口袋里掏钱的工具。 在如今的PC游戏界,着力于提升最前沿技术的思路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我们的CPU超频到了对系统来说既不明智也不安全的地步,而且还是在只能勉强保持

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原本声势最大的反Steam人士能够很快就接受自己的电脑上留着V社的这款软件还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仅仅在我们对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强制安装表示担忧的的短短八年之后,我们就又出现了这种奇怪的鄙视:被强迫接受来自同一渠道的垄断式监控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第二个的出现却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Steam是好的,Origin是坏的。“业界良心”V社开发了Steam,而Origin则是完全不关心玩家的业界毒瘤EA别有用心的产物。我们都知道这是对的…吗?

要么别买东西,要么别要退款

我们最终发现,我们自以为和V社之间很亲近的关系在我们要求退款时其实完全没有什么卵用。

不过,恐怕得花十年时间,人们才能意识到并开始反对Steam的所谓退款“政策”,其实它还不如直接用最大号字体写上“见鬼去吧”来的直白。我们之前在实体店购买游戏的时候,如果游戏有问题,我们还可以回去求助,去找人谈一谈。但Steam从未提供过这种奢侈的服务,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

偶尔会出现的不退款的情况被人们当作像都市传说里那种恐怖故事一样的意外情况,而不是规则的错误,完全没有影响到V社的金字招牌。直到长的令人不可思议的11年之后,人们才终于积攒了足够的怒气去真正向当局抱怨。

玩家们开始意识到V社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是违背法律的,并指出在欧盟法律规定下,确切地说,消费者是有资格对一切购买行为要求退款的——哪怕理由仅仅是他们改了主意而已。

没有人敢把“违反法律”这种事情当作小事去逃避。V社也迅速做出了应对:为欧盟地区的玩家们量身订做了一份全新的EULA(End User License Agreement,最终用户许可协议),其中特别提到他们有合法的退款权利…然后立刻逼迫想要购买游戏的人放弃这项权利。(译注:Steam在欧盟区为玩家提供14天无条件退款权利,但是正常情况下购买时会有额外提示要求你自愿放弃这项权利以继续)

在澳大利亚联邦法庭,从2014年到2016年,在一场持续了18个月的闹剧中,这家来自华盛顿的软件业巨头想尽了一切办法去拖延针对他们的正在进行中的,不可避免的致命的诉讼。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V社像是不愿去看兽医的,疯狂嘶叫着的炸毛猫一样,使出浑身解数去避免提供所必需的财务信息——其程度使得法官埃德尔曼也大为光火,怒斥V社“反应过激”;在书面上则是用令人大开眼界的最为文明有力的法律措辞向法庭表达着的他们“见鬼去吧”的真正态度。

“如果维尔福软件公司(Valve Software)的私人财务信息被迫公开的话,那么我们与潜在的商业合作伙伴的谈判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该公司试图辩称道。言下之意就好像在说如果人们发现Steam背后有着多么惊人的利润的话,那么他们的谈判难度就会大幅度提高。不过法官无视了这点。

“即便不去检查维尔福的盈利细节,也很难预料到,如果他们的业务收入之高被揭露出来,对于任何骗子、第三方游戏开发商、潜在的商业伙伴、专利流氓或供应商来说会是多大的一个惊喜。”埃德尔曼法官写道。“在听证会上已经讨论过一些与已公开信息有关的盈利方面的事项,当时也没有过保密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维尔福在澳大利亚由拥有220万用户账户,而且在全球其他许多国家都经营着业务。”

不出所料的,“业界良心”V社的抵抗——他们诡辩称“在澳大利亚并没有经营业务”,他们只是向澳大利亚人卖出产品并回收款项——在法庭上并不成立。最终,埃德尔曼里程碑式的裁定开创了将数字软件看作“商品”的先河,他宣布V社明显地违反了澳大利亚的法律,需要支付三百万美元的罚金。他的言辞相当尖锐。

埃德尔曼法官提到,“维尔福方面在遵纪守法方面的态度曾经是,而且现在也是非常差劲的。他们提供的证据对法庭来说完全是‘干扰’,因为他们‘形成了一种看法…他们并不受澳大利亚的法律影响…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即使他们受到告诫要求他们要遵从澳大利亚的法律,他们也可能会无视这些声音”。他还提到说,V社在“几乎在你能想到的每个点上都有着异议”。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但是对于这样一家最保守的估值也在30亿美元上下(这还是2015年的数据)的商业巨兽来说,恐怕只是像被蚊子叮了一口一样不痛不痒,很难想象这种杯水车薪的数字会对G胖有什么影响。

甚至在V社终于着手启动了他们自己的退款程序之后(比所谓毒瘤EA晚了整整两年),很多人也还是准确而愤怒地发现,根据退款的默认设定,款项会被直接退回到你的Steam账户中,这意味着V社无论如何都会获利。看起来…所谓的“业界良心”并不想让你的钱回到你的口袋里去。

而V社在Steam上有关于这件事情的措辞,也反映出了他们对于法庭判决的不服气。

欧洲法律主要规定了软件销售的撤回权。然而,这其中通常并不包括被开封后的盒装软件,也不包括已对最终用户生效的数字软件。所以,如果你在Steam上做出交易,那么当你购买的内容与服务被添加到你的账户时,欧盟法定的退款权就会失效。

同时,Steam为世界范围内的每一名顾客提供退款,相较于法律所规定的业务,我们的方式对用户更加友好。

难道说以为我们俩是朋友的只有我吗?

闭嘴,拿走我的免费劳力

要想体现出V社和它的顾客之间的不平衡与虐待的关系的话,那么没什么能比Steam的促销更合适的了。

我们喜欢Steam的促销活动和随之而来的超低折扣。不过也许实际上,相比各种史低的价格,我们更喜欢的是促销本身。我们喜欢那些被我们为了互相宣传即将到来的剁手狂潮而仔细剪辑的预售视频。我们喜欢讲那些只有玩家才懂的段子和梗,不断地拿大出血的荷包和被刷得不堪重负的信用卡账户开玩笑。

对于这种“创造一种兴奋的气氛来带动人们在即将到来的商业活动里的支出”的行为,我们有一个术语来描述它,那就是“营销”。而在现实世界里,营销是一种工作,是应当被支付报酬的。

但是在“业界良心”V社所营造的世界里,我们每年都会心甘情愿地免费为这家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免费做一次营销工作(有时是一年两次,如果他们好好问的话),为了让他们在促销活动中赚更多的前而绞尽我们的脑汁。

这正是V社用心良苦的可怕之处。他们把自己定位成“社区的一份子,而不是仁慈地高高在上”的一个吵闹的弱势形象,以此让我们觉得我们是向他们伸出援手的正义的伙伴,把自己沉浸在为了一场重要的战斗而(平等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共同的幻想中。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