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象转身:腾讯20年三次架构调整的6点启示
大企业调整组织架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很受人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是其中的人事升迁或跌落有故事;另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或个人因为身处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之中,大企业锚定的新方向、新动作,作为生态中的觅食者必须十分关注,以便快速调整身位。 ![]() 腾讯的组织变革,便是焦点中的焦点。当然,一千个看客眼中有一千个看点,也有一千个槽点。毕竟,立足点不同,看法自然不一样。有据此斑窥新式组织形态的,有据此分析将来业态愿景的,也有挖掘背后故事的。本文要说的是,它的三次组织变革体现了哪些“正常的”组织原则。 1.根本:结构跟随战略 战略与结构的关系,至少可以溯至阿尔弗雷德·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其结论是:结构跟随战略。 具体而言,他认为,“不同的组织形式源于不同类型的增长……不妨把计划和执行这样的增长称之为‘战略’,为管理这些扩展的活动和资源所涉及的组织则被称为‘结构’。……这个组织设计,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有两个方面:第一,各个不同管理机构和主管之间的权力和沟通路线;第二,通过这些权力和沟通路线流转的信息和数据。……结构跟随战略,而形式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是多个基本战略串联的结果。” 腾讯三次公司级的组织变革,分别发生于2005年、2012年、2018年,都紧跟战略的变化。 2005年,“看到了社交、网游、网媒、无线等市场机会萌芽已现,果断进行新业务布局,并将公司从按功能模块分工转为BU制,以便业务可以更好的发展。” 2012年,“通过这次调整,更好地挖掘腾讯的潜力,拥抱互联网未来的机会,目标包括:强化大社交网络;拥抱全球网游机遇;发力移动互联网;整合网络媒体平台;聚力培育搜索业务;推动电商扬帆远航;并且加强创造新业务能力。同时,我们也聚合技术工程力量,发展核心技术以及运营云平台,更好地支撑未来业务的发展。” 2018年,“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伴随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两个新成立的BG,分别承担着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生态融合、社交与内容生态创新的重要探索。” 2.诱因:问题与不满 然而,仅仅有战略拉动,组织结构还不一定需要调整,只有当现有架构不适应战略时,才需要动手。 最近,在2019“激发共创”腾讯T+HR峰会上,腾讯HR与管理线高级副总裁奚丹在组织架构的技术层面分享了一些问题,揭示三次组织变革背景的另一面。 2004年,腾讯在港交所上市。此时,腾讯的组织架构是典型的U型结构。按职能划分,开发、设计、市场销售各自是一个部门,同时支持好几个产品——主要是QQ和移动QQ等主营业务。对已经2000人的腾讯来说,这个结构的问题是速度慢,效率低。而战略层面又要快速多元化,因此,推动组织朝着事业部制(M型)进化,也就是所谓的BU化。每个核心业务都变成一个大的BU,所有一线资源切分并闭环到各个BU,即职能部分下沉到业务线,提升各个业务线的作战能力。各条业务线也分别承担相应的业绩增长责任。 这种“诸侯分封”在带来巨大激励效应的同时,也为各自为政、内耗埋下了伏笔。因为随着各个BU体量的增加,增长的压力会越来越大,BU对同一事务的优先级存在分歧甚至对立的认知。奚丹举例说,QQ团队做PC版QQ,移动事业开发部做手机版QQ,两者除了账号打通,分享一些必要的用户信息之外,对于QQ的未来该如何发展分歧越来越大。 时任CTO张志东在一次活动中举了一个更为细节的例子:“QQ的未读消息,在手机上阅读后,PC 端的消息提醒应该自动取消。当手机 QQ 的产品经理拿着需求去PC 部门沟通时,无论需求推进还是实际开发,都遭遇了极大阻力。”用马化腾的话讲,“由于架构的限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层出不穷的新需求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聚焦用户、顺势而变,从用户需求的角度,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重新调整我们的组织架构。”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的BU制升级为BG(businessgroups,事业群制)。group的另一个中文翻译是“集团”,其实就是业务集团,是整个控股集团下的小集团。 2018年的结构调整,在制度层面其实没有更多的变化,而是业务条线进行了重组:整合成立了两个新的事业群: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此外,整合升级了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并成立腾讯技术委员会。其背景是,“过去腾讯在To C业务中无往不利的打法,在To B业务中失灵了。腾讯面对企业客户时,越积极,客户越痛苦,比如,如果客户有一个需求,希望腾讯为他提供一个微信平台上的LBS服务,也就是地理位置服务,腾讯会有很多团队先后去找他,为他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且都是细分领域非常专业的团队”。 此外,腾讯在2017、2018年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一个关键挑战是主营业务——游戏遭遇各种“非难”;腾讯的“气质”、形象也被广泛质疑,如投行化、没有梦想等等;头条系的挑战咄咄逼人,让人感觉它的大本营被攻破;股价也从四百多一路跌到两百多。 3.节奏:大调整、微调并行 组织架构的挑战,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应该抱有这样的幻想。但是,如果大的调整不断、很频繁,那说明公司的战略陷入了迷失。所以,大的调整一定要慎重,减少随意性,否则会稀释领导层的权威性和领导力基础,而这会导致公司最终分崩离析。例如,对于腾讯2018年的“930变革”,马化腾的说法是,“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思考和酝酿。” 然而,战略方向即便是对的,也不可能万无一失,所以,微调是必要的。我们来看腾讯2012年调结构时的战略目标,“强化大社交网络;拥抱全球网游机遇;发力移动互联网;整合网络媒体平台;聚力培育搜索业务;推动电商扬帆远航;并且加强创造新业务能力。” 至少在今天看来,其搜索业务未能培育出来,电商业务也未能扬帆远航。为了包抄百度,2013年,腾讯投资4.48亿美金给搜狗,获得36.5%的股份,同时把它的搜索业务和输入法并入搜狗;为了牵制阿里,2014年,腾讯以2.15亿美元入股京东,拿到京东15%左右的股权以及上市认购5%的股权,其QQ网购、拍拍网和易迅网则并入京东。此外,2014年5月6日,微信被升级为微信事业群(Weixin Group)。 4.二元结构:适度冗余与避免叠加的平衡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